第127章 有意(1/2)
三日后,关顶学院。
朱漆大门在身后缓缓合上,舒轻纺攥着衣角的手微微发颤。
青石板铺就的庭院里,草木修剪得一丝不苟,廊下悬挂的风铃轻轻晃动,发出清越的声响。
这里是上京最好的书塾,往来皆是名门子弟,她低头看了看自己洗得发白的布裙,脚步不由得慢了几分。
同来的弟子们三三两两地往里走,衣袂翻飞间带着世家子弟的从容,唯有她,像株误入繁花丛的蒲公英。
这个宋缺,说让他找好点的书院先生,也没说要最好的呀!
那日她鼓足勇气拦在宋府门前,不过是抱着试一试的念头,却没想这位传闻中温润如玉的公子,竟真的为她奔走了。
“诸位安静。”
一道清朗的声音自身后响起,舒轻纺连忙坐下,背脊挺得笔直。
进来的是位身着青衫的助教,手里捧着名册,目光扫过堂内:“能入我关顶学院,皆是天之骄子。今日起,教授诸位课业的,便是新科探花——宋缺先生。”
“探花”二字刚落,堂内便起了一阵低低的惊叹。
舒轻纺也猛地抬头,心脏不受控制地跳了起来。
只见一人从助教身后走出,月白锦袍上绣着暗纹竹影,腰间系着块羊脂玉佩,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他身姿挺拔如松,墨发用一根玉簪束起,几缕碎发垂在额前,衬得眉眼愈发清俊。
最难得的是那双眼睛,瞳仁是极浅的琥珀色,笑起来时眼角微微上挑,像含着春风拂过的暖意,可细看时,又藏着读书人特有的疏朗与通透。
正是宋缺。
是那个在闹市扶起她的探花郎,是那个送她扇子的宋公子。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堂内,在落在舒轻纺身上时,稍稍顿了顿。
随即,他弯了弯眼,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舒轻纺的脸红了,慌忙低下头,指尖在书桌边缘划着圈,心跳快得像要撞出胸腔。
“往后便当是同窗,”宋缺的声音温和却有力,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关顶学院不问出身,只论学识。愿与诸位共探书海,不负韶华。”
堂内响起整齐的应答声,舒轻纺也跟着低低应了一声,声音细若蚊蚋。
她悄悄抬眼,见宋缺已走到讲台上,正低头整理书卷,阳光透过窗棂落在他身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原来,书里说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是真的存在的。
她攥着衣角的手渐渐松开,心里那点怯生,不知何时已被一种莫名的期待取代。
或许,来这里真的是对的。
窗外的风铃又响了起来,像是在为这崭新的开始,轻轻唱和。
世无双绣坊的后院里。
温照影正坐在梨木桌前,看着堆积如山的账簿。
离开的这些日子,积攒的订单与账目堆了厚厚一叠,她刚核完城南分店的出入明细,额角便沁出了层薄汗。
“小姐,这是林绣娘刚送来的新样,说是想赶在中秋前推出。”阿翠端着杯凉茶进来,将一卷绣绷放在桌上。
温照影接过茶盏,轻轻抿了口:“配色再雅些,中秋的物件,不必太艳。”
话音刚落,前堂忽然传来伙计的通报声:“小姐,有位西域来的胡商,说想跟您谈笔生意。”
温照影微微蹙眉。
她刚从西域回来,本想歇一阵再接新单,尤其是西域的生意,难免牵扯些部族纠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可既然是慕名而来,总不好直接拒之门外。
“请他到偏厅吧。”她放下茶盏,起身理了理衣襟。
偏厅里,那胡商正背着手打量墙上的绣品,听见脚步声便转过身来。
他穿着件波斯锦袍,鼻梁高挺,眼珠是深邃的碧色,见了温照影,立刻拱手作揖,操着生硬的中原话笑道:“久闻温小姐大名,世无双的绣品,在西域也是千金难求。”
“客官过誉了。”温照影示意伙计上茶,语气平淡,“只是我近日有些乏了,怕是无力承接新单,还请客官海涵。”
胡商却摆了摆手,端起茶盏没喝,反而话锋一转,碧色的眼珠定定看着她,忽然吐出个名字:“温小姐可知夏侯夜?”
温照影端茶的手猛地一顿。
她抬眼看向胡商,眼底掠过一丝警惕:“客官这话是什么意思?”
胡商放下茶盏,忽然压低声音:“小姐若是被夏侯小贼逼迫,有什么难处,不妨跟在下说说。虽说夏侯部族势大,可西域也不是他一人说了算,总有人能帮衬一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