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她按律当斩 > 第八十九章 郡主吉祥(六)

第八十九章 郡主吉祥(六)(1/2)

目录

事情似乎并没有云中锦想象的那么凶险,一个多月之后,知州大人从京城平安返回漕江。

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位宣旨的公公,却正是当年来宣旨抄灭江南王府的那一位陆公公。

江南王终于沉冤昭雪。

知州大人交给云中锦一封武堃大人的亲笔信,叮嘱她此事不宜过于张扬,以免有损皇家的声誉。

毕竟当年是先皇亲自下旨抄灭江南王的,虽为奸人所惑,但也难免落下一个不察的名声,而当今圣上颇为看重孝义,登基不久就公然给先皇脸上抹上一道黑墨,教那些朝臣们如何议论?

也正因此,圣上迁延了一个月才下旨为江南王平反,但仅说其遭奸人陷害,下旨正其名却并未为其恢复宗庙。

贵为天子,恐怕当今圣上能为故友做的也仅有如此了,派当年宣旨的公公下来宣旨,也算是给江南王一个最好的交代了吧。

“江南王已沉冤昭雪,奸人侯一春负案在逃,已令各地加紧缉捕,但见其人,格杀勿论。此事就这样吧。”

云中锦问道:“有书信为证,侯一春显然是受人指使,那幕后之人可有查处?”

“此是后事,无须你多问。”陆公公道。

“既为江南王平反,岂有不查处幕后指使诬陷之人的道理?若只拿侯一春问罪,而朝中奸佞不除,江南王的平反又有何意义?我朝天下又如何太平?”

“此乃朝堂上的事,岂是你一个小小的刑部巡差能过问的吗?”陆公公甚是不悦,当即沉下脸来呵斥道。

“好,我不问朝堂事,只问漕江的事。”

云中锦兀自继续问道,“当年亦是公公您来宣旨抄灭江南王府的,按规矩,抄没的财物需造册上报,有待朝廷发落。敢问公公,王府的财物最终去了哪里?”

陆公公面露愠色。

“王府财物当时就装船运送回京,不巧的是,遇上漕船撞墙,全部遗失了。此事咱家回宫就向先皇禀报过了,先皇谓之天灾不可避免,并未对咱家有所责罚。怎么,你这小巡捕今日要对咱家兴师问罪吗?”

“不敢。”云中锦仍不肯罢休,继续追问,“据我所知,但凡有漕船撞墙,便是瞬间粉身碎骨,敢问公公是如何死里逃生的?”

陆公公道:“万幸,那日咱家不走水路,而是走陆路回京。”

“王府财宝乃重中之重,公公为何不随船护宝,却从陆路回京?”云中锦步步紧逼。

“咱家晕船。”陆公公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可我看到的县志记载,当年的知州、知县乃至漕帮的侯一春,是在码头将公公迎进漕江城的呢?”云中锦道

那日听到苏绣说运宝的船撞了墙,云中锦便去查阅县志。

大概当年的县丞觉得,宫中来人宣旨对于漕江县来说乃为天大的事,因而县志记载甚为详细,将当地如何迎送陆公公的排场全都记录下来了,恰恰就记下了陆公公来时是水路,走时是陆路。

这就不能不令云中锦心中疑窦丛生,陆公公来时不晕船走时晕,这是什么道理?

“正是因为来时晕船晕得厉害,走时咱家才决定走陆路,有何不可?”陆公公道。

“没有不可。只能说,公公万幸,避过了随同宝藏沉海消失之劫。”云中锦

“岂有此理!”陆公公终于被激怒了,腾地跳将起来,指着云中锦的鼻子尖声骂道。

“咱家是奉皇差来漕江宣旨的,不是来给你这小巡捕当贼问话的。咱家素来谨言慎

行,每一步都对圣上有所交代。你如此嚣张逼问咱家陈年旧事,是谁给你的熊心豹子胆,反了天了?”

“陆公公息怒。这孩子别的毛病没有,就是快人快语这个毛病让人烦,也是武大人惯得她,公公您千万别与她置气。”

知州大人赶忙打起圆场,朝云中锦拼命使眼色。

陆公公能够从伺候先皇到接着伺候当今圣上,领的是四品衔,势力不容小觑,而云中锦的背后是刑部尚书武大人,同样不是吃素的。

知州大人是个聪明人,岂能不知这其中的利害关系?

这几句打圆场的话,既摁住陆公公的无名火,又搬出武大人为云中锦解围,两边都不得罪。

云中锦只得退一步,朝陆公公揖了一礼,说道:“非我吃了熊心豹子胆,只是小小巡捕心存疑虑,想请公公为我解惑罢了。既然事关机密,公公不愿说,我不再问便是。”

“罢了。”陆公公挥了挥手,“咱家知道你是武堃的弟子,便给你这个面子,不与你计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