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中有人(四)(2/2)
覆舟事件发生以来,在海底浸泡了近一个月的九具女尸终于上岸了,就在离码头不远的左岸海滩上一字儿排开。
人们争先恐后地挤着看热闹,多人被挤进了海里引起哄笑声,那场面不是看尸体,倒象是看过年的烟火一般。
甄有德在人群之外徘徊,时不时地试一试额上的汗,他是真不喜欢看尸体,但身为县令又不得不亲临现场做个样子,心中连呼阿弥陀佛。
见到云中锦,甄有德便好意劝她,“上差,您远远地看一眼就行,就别过去啦,真不好看。”
“怕见尸体我还当什么差?”云中锦道。
“让开,快让开,上差来了。”
顺子也不理会甄有德,一路将云中锦引到了尸体旁,张捕头与老仵作还有验毒婆都在。
九具女尸体被海水泡得肿胀,象是人皮充了气一般鼓囊囊的,胳膊上确有“七月十五日”的朱砂字样,有的是永胜年的,有的是盛昌年,应是女子的出生年。
令云中锦吃惊的是,除此之外,尸体没有丝毫受损,未见海鱼啃食的痕迹,倒是附近时不时有死鱼浮于海面。
“果然是至阴之女,连鱼都不吃。”人群小声议论。
“不是鱼不吃,是这些女尸被施了咒,鱼靠近女尸就死。要不,这些日子为何总有死鱼浮起?”亦有人说道。
一些蚂蚁从女尸嘴里爬出,验毒婆瞧了瞧,说道,“蚂蚁没死,尸体无毒。”
“无毒?”云中锦瞅了一眼海面上飘浮的死鱼,皱了一下眉头。
“表面暂未查出毒物,但体中是否有毒,可不是几只蚂蚁可以查出的。”
老鱼头对验毒婆很不服气,一边气乎乎地收拾验尸箱,一边嘟囔道,“若需要老朽进一步查验,就把尸体运回县衙的停尸体房,待老朽慢慢查来。若是用不着老朽,那老朽这就回家喝酒去了。”
“老鱼头你想什么呢?女尸上岸已经不容易,还想运回县衙?这一路上的买路钱你给出?”张捕头骂道。
尸体过境,人人忌讳,平常人家若不得已需要运送尸体,都要花许多银子打点沿路的街坊。
而此番九具无主的女尸穿街过巷,漕江人又怎么能允许?
“那就没老朽的事啦,以后别再烦我。”
老鱼头气呼呼的,验尸的竹镊子上粘了些白色的东西,他便使劲地在石块上敲了敲。
“等一等。”云中锦问道,“这白色的是什么?”
“尸蜡。”老鱼头漫不经心地答道,继续敲。
云中锦想了想,又问,“我曾听刑部的老仵作说过,一般尸体形成尸蜡,至少得有三个月以上,难道会有例外?”
老鱼头闻言猛地停下了,将竹镊子凑近了眼前仔细瞧,又伸手捻了捻,惊道,“这不是尸蜡,是白蜡。”
白蜡,亦叫烛蜡,是白蜡虫的粪便,与乌柏油混合之后形成透明的质物,用于制作蜡烛。
老鱼头急忙将每具女尸都验了一遍,证实全都是白蜡,薄薄的一层覆于女尸全身上,因白蜡透明而朱砂显眼,愈发叫人触目惊心。
围观的人群惊声一片。
“张捕头,去捞几只死鱼来。”云中锦道。
“我去。”顺子甚是勤快,也不问云中锦要做甚,转眼便捞回几只死鱼来。
“剖开了瞧瞧是否有白蜡。”云中锦又吩咐道。
死鱼腹中果然有白蜡。
云中锦说道:“这些鱼吃了白蜡不消化,蜡梗于肠中,造成窒息而死,并非女尸阴气重,也不是被施了咒。”
“原来如此。”众人恍然大悟。都道,“不是九阴作怪就好。”
九阴作怪的传言不攻自破,云中锦总算破解了第一道谜题,但心下仍无法释然,因为她不明白,究竟什么人会在这些女子身上施蜡?是她们生前还是死后?
另有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她大声问道:“张捕头,这些女尸是怎么上的岸?谁下水捞尸?”
“呃这……”张捕头被问住了。
所有人,包括围观的人们皆面面相觑。
竟然没有一个人知道,这些尸体究竟是怎么上岸的。
所有人都知道,自从覆舟事件以来,在水生贵生之后,就只有漕帮的两人应县衙之邀下过水。
打那之后,除了被骗下水的苏绣爹之外,就再也无人敢在这一片海域下水了。
难道是她们自己爬上岸来的?还一个个躺得那么整齐!
匪夷所思,又令人心生万分恐惧。
“今夕何夕兮搴洲中流,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刍灵师的歌声伴随着铃铛声飘飘渺渺传来,又渐渐地远去。
众人越听越是头皮发麻,愣了片刻,一哄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