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朝中有人(一)(1/2)
由于苏绣交不出罚金,原本是当堂判了十五日拘役,只是在退了堂之后,云中锦还是私下里找了甄有德,掏出自己的银子替苏绣交了罚金。
甄有德巴不得此事早早了却,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顺水人情何乐而不为?
“她一门心思要跟侯荣拼命,我想,还是让她在牢里呆三日,多静静多想想,或许能想明白一些道理。”
“的确如此。”甄有德了却一桩公案,心情大为放松,笑道,“小胳膊怎么扭得过大腿呢?今日若不是大胡子在场,这事儿可没那么容易了结。”
“大胡子?秘宗?”云中锦问道。
甄有德不答,却问:“上差如此为一个海女操碎了心,敢问上差与那苏绣,可是故交?”
“非故,新识,至交。”云中锦答道。
“至交好,至交好。”甄有德连声说好,却又语重心长说了一句,“上差初来乍到,交友还须谨慎,这个海女,不简单。”
云中锦若有所思。
大胡子分明就是秘宗的人,他现身是专为苏绣解困而来,还是另有目的?能说明苏绣也是秘宗的人吗?
今日,便是苏绣出狱的日子。
一脚跨出牢狱大门,便被震耳欲聋鞭炮声吓了一跳。
“阿姐回家啰。”
苏络领着一家人在大牢外翘首等待,连她那被打得鼻青脸肿瘸了一条腿的爹都拄着拐来了,身后还跟着一群素日里与苏绣有过锅盖交情的大爷大婶子们。
云中锦看这阵势,有些好笑又有些担忧,叮嘱苏绣,“此事之后,你该长个教训,行事需三思,不可再冲动,我可不想再在大牢里见到你。”
“是,我记住了,我也不想坐牢。”苏绣答应得十分爽快。
又问,“那个,事都了啦,撬刀可不可以还给我?”
云中锦甚是无奈地笑了笑,将撬刀递到了苏绣手中。
苏绣捧着失而复得的撬刀嘿嘿傻笑,就好似捧着个刚出生的婴儿。
“我一家人全靠它讨海谋生呐。”
“染过侯荣的血,不嫌腥臭?”
“嫌,万分嫌。但也教人看见这把撬刀就知道是染过恶人血的,再不敢来惹我。”苏绣抚着撬刀说道。
“记住你自己说过的话,退一步海阔天空。”云中锦道。
“我懂。”苏绣绽开一脸的笑容,“你的意思不就是让我夹着尾巴做人吗?我又不是没有夹过,继续夹着呗。”
那笑容忽而一收,幽声说道,“可人总有夹不住尾巴的时候,兔子被逼急了还咬人呢。将我逼到无路可退时,照样杀他个天昏地暗。你最好也提醒姓侯的,别惹我的家人。你该记得我还说过一句话,那就是,为了我的家人,在所不惜。”
言罢,又一笑,望着云中锦道,“阿锦,你对我的好,我都记着。你替我交的罚金,我暂且不还了,这样你就算是回了京城,也会一直惦记着海女苏绣。”
自从她知道了云中锦的身份之后,这还是第一次唤她“阿锦”,且唤得很大声,似乎想让所有人都听到,都晓得她与这位上差之间关系非同一般。
她将撬刀别在腰间,昂着头,阔着步,犹如一位打虎英雄归来。
敢于拿撬刀和侯荣拼命,就是漕江百姓心目的英雄。
“苏绣,不是说判了十五日吗?怎么三日就出来啦?”大婶子问道。
苏绣笑呵呵道,“我朝中有人呀。”
“是刑部来的上差替我阿姐交的罚金。”苏络一脸的傲气,交罚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刑部来的上差与他家的交情。
而这位上差是某位朝中大员的亲信一事,早已在漕江传得沸沸扬扬了,从街头传到街尾,云中锦已变成了宫中某位贵妃娘娘的至亲。
攀上了皇亲国戚,苏绣一家岂不是要鸡犬升天?
“我说那日为何少帮主突然改变主意,不与你计较了呢,原来还是朝中有人好办事呀。”
“苏绣,往后还是小心着些为是,毕竟你们一家还得在漕江过日子。”大爷好心提醒道。
“不怕,我朝中有人。”苏绣愈发笑得双眉弯弯。
“刑部来的上差与我阿姐就如亲姐妹一般呐。”每每苏绣说一句朝中有人,苏络便喜滋滋地补一句,生怕别人不知道似的。
他们并不走近道回家,而是一家人簇拥着苏绣走街过巷,但凡有人问起,便轻轻松松来一句,“我朝中有人。”
尤其在经过兴隆酒家时,特意要将这句话说得又清晰又嘹亮,好让店家曹兴隆听得明白。
逛了一圈下来,身后跟着的可就不止大爷大婶子了,越来越多的人追着捧着,高喊着苏绣的名字,就差山呼万岁了。
但亦有许多人冷眼旁观,毕竟苏绣得罪的是侯荣,漕帮的梁子算是结定了,尽管侯荣表面上看来不再追究,但谁知道背后还会不会有其他了不得的动静?侯荣可不是肯轻易吃亏的人。
他在公堂上就过说,这事儿没完。
“糟啦,那日我们可是把刑部的上差得罪了的。”店小二惊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