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2/2)
销售的渠道是设官营专卖,还是交由商贾代理?若是官营,人员的编制从何而来?若是商贾代理,又该如何遴选,如何确保他们不哄抬物价,欺压百姓?”
他一开口,便是一连串的问题,个个都切中要害,却又繁琐得让人头大。
宋清沅带来的侍女呈上了一份早已准备好的计划书。
“李尚书请看,这些问题,我与殿下昨夜也商讨过,初步拟定了一个方案。”宋清沅的声音不急不缓,“我们认为,‘御品鲜’当以亲民为主,定价不宜过高。
初步定价为每瓶五十文,这个价格,寻常百姓人家也能承受得起。至于渠道,初期可双管齐下,在各大州府设立三到五家官营示范店,作为标杆。
同时,面向全国招募诚信商贾作为代理,只需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并承诺遵守官方指导价,便可获得售卖资格。”
李德裕接过那厚厚一沓计划书,只翻了两页,眼中的讶异一闪而过。这计划书条理清晰,从定价策略、渠道建设、宣传方案到风险管控,可谓是面面俱到,详尽得不像出自一位深宫太子妃之手。
“娘娘心思缜密,此方案……甚好,甚好。”李德裕嘴上夸着,手却将计划书放在了一边,又端起了茶杯,“只是……这设立官营店,需要场地、需要人手;这招募商贾,需要审核、需要监管。凡此种种,都需要银子啊。
殿下,娘娘,您二位是知道的,我这户部,就是个空壳子。去年北境雪灾,南边水患,国库的银子流水似的往外淌,如今已是捉襟见肘。实在是……拿不出多余的钱来办这件事了。”
他一脸的为难,仿佛心疼国库的每一文钱。
沈演之一直静静地听着,此刻才缓缓开口:“钱的问题,李尚书不必担忧。父皇昨日赏赐的千两黄金,孤打算全部拿出来,作为‘御品鲜’推广的启动资金。想来,应该是够了。”
李德裕脸上的肌肉抽动了一下。他没想到太子竟然会自掏腰包,而且是皇帝的赏赐。这一下,他最常用的“没钱”这个借口,就被堵死了。
“殿下高义,老臣佩服!”李德裕立刻换上一副感动的表情,“既然资金有了,那事情就好办多了。只是……这人手,还是个大问题。
户部各司,一个萝卜一个坑,实在是抽不出人来啊。要不这样,老臣先让度支司的郎中牵个头,组建一个筹备小组,先把章程再细化细化,把各地的市场情况再摸排一遍。
此事事关重大,马虎不得,定要稳扎稳打,方能不负陛下和殿下的厚望。您看,三五个月,应当能有个初步的眉目?”
宋清沅差点气笑了。
好一个“三五个月”!这老狐狸,真是把“拖”字诀用到了极致。等他三五个月摸排完,黄花菜都凉了。这哪里是稳扎稳打,分明就是要把这件事拖到不了了之。
她正要开口反驳,沈演之却对她递了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李尚书所言极是。”沈演之竟然点头赞同了,“此事确实需要周详计划。那就有劳李尚书费心了。人手方面,孤倒是有个想法。
孤的东宫还有些得用的属官,可以派过来协助筹备小组,听从李尚书的调遣。这样一来,既能为户部分忧,也能让他们多学学如何处理政务,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