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2/2)
宋清沅走到窗边,看着院子里那棵桂树,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堵不如疏。既然他们想利用百姓的焦虑,那我们就给百姓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盼头。”她回过头,嘴角勾起一抹狡黠的笑意,“王爷,咱们来玩个新花样吧。”
三日后,燕王府联合京兆尹,同时在京城东西南北四个城门附近,搭起了巨大的粥棚。
粥棚上悬挂着醒目的横幅,上书:“感念全城百姓共克时艰,燕王府施粥十日,共待蜀盐。”
不止施粥,旁边还设了一个登记处。凡是来领粥的百姓,都可以凭户籍文书,免费领取一张制作精美的“领盐券”。券上写明,待蜀盐运抵京城之日,凭此券,每户可按官府指导的平价,优先购买五斤食盐。
这个消息一出,整个京城都轰动了。
原本因为缺盐而日渐焦虑的百姓们,一下子找到了主心骨。
“走走走!去领粥,领盐券去!”
“燕王爷和王妃娘娘真是活菩萨啊!咱们这还没怎么着呢,人家就先想着咱们的肚子了!”
“你瞧瞧这粥,熬得又稠又香,里面还有肉末和青菜呢!这哪里是施粥,这简直就是请咱们吃饭啊!”
“还有这盐券,做得真漂亮!上面还盖着燕王府和京兆尹的大印呢!这下心里可踏实了!等盐一到,咱们就能第一个买上!”
一时间,城门口人山人海,但秩序井然。人们排着队,领着热气腾腾的肉粥,拿着那张代表着希望的盐券,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满足和感激。
那些刚刚冒头的流言,在这实实在在的福利面前,不攻自破。
“什么船翻了?我看造谣的人是脑子翻了吧!人家燕王府连盐券都发了,这事还能有假?”
“就是!我看啊,就是二皇子那边的人不甘心,故意在背后使坏,想看咱们京城大乱呢!”
“这帮挨千刀的!自己没本事,还见不得别人好!”
民心,再一次被牢牢地稳住了。
太师府。
李嵩听着管家带回来的消息,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他精心策划的舆论攻势,本以为能让沈演之焦头烂额,没想到,被宋清沅这么一招“施粥发券”就给轻描淡写地化解了。
不但化解了,还反过来,让燕王府的声望,又上了一个台阶。
“好一个宋清沅!好一招釜底抽薪!”李嵩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下,发出“砰”的一声闷响。
他发现自己还是小瞧了这个女人。她根本不按常理出牌。你不跟她讲道理,她就跟你玩阴的。你跟她玩阴的,她就反过来跟你讲仁义,讲民心。虚虚实实,让人防不胜防。
一旁,一个穿着灰色长衫,留着山羊胡的中年男人躬身道:“太师,这宋清沅的确棘手。她这一招,不仅安抚了民心,还提前锁定了蜀盐的销路。等盐一到,凭券购买,秩序井然,我们再想插手,就难了。”
此人名叫吴敬,是李嵩的首席幕僚,素以智计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