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搜查玉佩,刚话家常又逢战(2/2)
“有道理,那就下次休沐吧。说好了,这次到王寡妇那里,我要点菜的。”老尹眼珠一转立即同意了唐龙的说法,其实大家对那犒赏三军的吃食酒水早就腻味了。
那毫无滋味的大白肉,配上寡淡如水的粗酒,哪里比得了附近镇子上王寡妇酒馆的酒菜香?
看着老尹眼中那个精光,唐龙就知道这老小子恐怕不止是想吃饭,更多的还是想吃点别的。
“好,都依你。”唐龙毫不犹疑地承诺。
“哒哒哒哒。”一群马匹疾驰出军营,在营门前散开,朝着不同的方向而去。
“有活来了,快回去。”正在回营路上的唐龙、老尹两人看到这种情况后互相看了一眼,立即拔腿朝营房中跑去。他们知道,这是又要有仗打的前奏。
他们刚刚打完一次战役,装备都有损坏,必须用这个时间段跑回营房,给自己加强一下保护措施。
比如:在前心后背的要害上,垫块铁板或者多垫几层老牛皮、藤甲什么的,不然下一场战役就未必能那么幸运地活下来了。
他们这些老兵都不怕打仗,只会把这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很多老兵退伍回家后根本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因为他们只会杀人。
在他们回到营房装备自己不过十分钟,聚兵号角就“呜呜”地响彻长空。
晋国也是七国之一,自然也不是靠吹牛吹出来的江山。
刚刚败了一阵,齐国斥候就侦查到,晋国现在又聚集起来五万兵马,再次攻击而来。
齐国统帅自然是要迎头痛击的。
只是对方来的是五万人,自己除了留五千人驻守大营,其他的人必须都要压上去才能兵力相当。
要知道两国的实力差不多,就算齐国士兵比晋国士兵强点,但也都是老百姓组成的军队,强又能强多少呢?
“快,一人两个囊,一壶水,赶到第一道防线。”在两人赶到聚兵的演武场的时候,就看到千户大人在指挥后勤兵给奔跑中的士兵分发干粮、清水。
领到干粮和清水的士兵已经排着松散的队形跑着出了演武场。
接过后勤兵发的干粮,老尹对唐龙说:“得,还指望来几块白水大肉补点油水,这下好了,就干粮吧。”
“行了,这要是不打仗,也就是两窝窝头,知足吧。”唐龙啃了一口白面做的囊,一边跑,一边安慰老尹。
这也是实话,要不是打仗,怕士兵吃不饱不卖命,官老爷们才舍不得拿出好粮食给这些大头兵吃。
君不见,平时训练的时候,他们吃的也就是杂粮窝窝头配咸菜吗?
这常年不见肉的军队,没有蛋白质的供给,士兵的营养自然就跟不上,在这个冷兵器格斗的时代,部队整体的战斗力也就可想而知了。
倒是打仗的时候,还有点好粮食好吃,要是打胜了还有点犒赏的肉吃。为什么老兵存活率高呢?
就是老兵知道把卖命得来的饷银换成酒肉都吃掉,只有吃得饱才有力气,在战场上才活得下来。要不然,就刚抓来的新兵那瘦弱无力的样子,就是纯粹炮灰而已。
三十分钟,跑了五里路,顺便还吃了两个囊,只是一壶水只喝了半壶,这也是经验。吃饱了才有力气拼命,而留下一些水,到时候才有水清洗伤口,方便包扎。
“列阵,列阵,雁翎阵。”刚刚进入防线,就看到旗号兵在战场的空地上骑着大马,挥动旗号来回奔跑。
人上一万,无边无岸。
好吧,两个兵油子很快就成了这无数士兵组成大海中的一滴水,毫不起眼地融入了战阵之中。
雁翎阵可攻可守,是一个相对灵活、保守的阵型,但是也不容易出错,不会被敌人抓住明显的漏洞。
唐龙在阵型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后,就静静的站立,等待下一步的军令,只是他的神识却已经散漫开来。
虽然唐龙的境界还没有突破到元婴,但不知道为什么,经过这边关三年的杀伐磨炼,突然某一天唐龙的神识覆盖范围就突破到了堪比元婴中期修士的方圆五十里。
此时,出现在唐龙神识覆盖五十里范围内,齐国就他们这五万兵马。而进攻的晋国军队,除了当面的五万大军以外,在齐国战阵的左右两侧各有五万大军。
甚至还有两万晋国军队正在迂回,意图很明确,赶到齐国大军后面,截断齐军的退路,晋国统帅意图很明显,这就是要把自己这五万齐军全部留在这里。
可是,在这种大兵团会战中,唐龙一个大头兵能做的实在有限,而且就算现在他去报告主帅,不但不会得到主帅的认可,反而会被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斩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