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8(2/2)
咸丰说完便在那本湖南巡抚鲁予虚参秦曾国藩不法谋反的奏折上,用大拇指甲掐出一个三角印痕这是他和懿妃约定的记号,长长的直线划痕代表留中不发,短痕代表已经御觅批“知道了”几字即可
三角痕记不常用也最为特殊,意味着懿妃要以皇帝的口气严厉训责大臣,说不定随之而来的就是罢官交刑部议处的重罪
肃顺走进“天地一家春”的门廊,就听到懿妃用尖锐的声音正在骂一名小太监。
肃顺时常追随皇上左右,跟伺候咸丰帝的那些公公们熟头熟面,闲聊时曾听说这“天地一家春”当年是懿妃与圣上火热缠绵的所在,因此只要懿妃来圆明园,还指名道姓要求住在旧地。只不过近两年她进园的机会越来越稀少,“天地一家春”也显得有些颓破,树木花草看来许久也没人打理修剪了园子是这样,里面住的女主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初的光鲜华丽千恩万宠,一转眼便容颜憔悴美貌凋零。
凡是奉召来圆明园的女人们,只看她所住园子的齐整与否,即可大致推断出她受皇上宠爱的程度:圣上时常光顾的几个地方,一定比别处干净整洁而如今“天地一家春”和它的女主人,都已经像眼前的落叶残花在瑟瑟秋风里凋敝了
肃顺是宗室,他的长兄即是铁帽王郑亲王端华。满族宗室之间的亲戚关系盘根错节,既然是宗亲,面见皇妃也没那么多忌讳,何况这里不是紫禁城内宫,男女大防不那么森严。于是肃顺就顺着懿妃的叫骂声走了过去。
他对这位懿妃没什么好印象,觉得她不如其它后宫嫔妃那样循规蹈矩,总摆出盛气凌人野心勃勃的架势,倒像个争强好胜的男人。何况此刻她正发脾气骂人,肃顺实在不想现身自讨没趣。但他有急事要找皇上禀告,只能硬着头皮去和懿妃相见。
“哟,这不是万岁爷身边的大红人肃六嘛。”懿妃口气里充斥着挖苦和讽刺。
“请懿妃娘娘安。”肃顺说,“肃顺有紧急要务向万岁爷报告。”
“多新鲜呀,你找万岁爷怎么找到我这儿来了”天气很凉,懿妃却不合时宜地把手里的东西当作团扇不停的扇着风,眉眼间隐含着浓得化不开的悲酸与凄楚,“我都来了大半天了,你是头一名进我这里鼻子能喘热气的人,这种清冷的地方万岁爷会来吗”
“那圣上会去哪儿呢”肃顺有些奇怪,“园子里该找的地方我都找遍了当值的公公我也问过,也没见万岁爷出园子呀。”
“说不定躲在哪个媚狐狸那里偷腥呢”懿妃神情忿忿地道,“我都快一个月没看到万岁爷了,你总不会怀疑是我把他给藏起来了吧哼,人影都不见,却只把这些破烂送来让我打发”
懿妃越想越委屈气愤,将手里用来扇风的东西恨恨丢在了脚下。
肃顺定睛一看竟然是一道奏疏。
“这这可是军机处呈递上来的折子呀”肃顺大为惊异。
第八章秋园春色4
懿妃闻言那双细长的秀目射出冷芒:“怎么啦你的意思说我一个后宫妃子不该看这东西,不该在上面批字行啊,你拿去叫皇上自己批阅啊什么曾国藩曾家藩的,他的生死与我何干我一个妇道人家,写几个字就断了一位二品官的前程”她似乎肝火很盛,不停发着牢骚。
肃顺听后震惊不已又是曾国藩听懿妃的语意他好像就要大祸临头了
“懿妃娘娘,这本奏疏可否让肃六瞧两眼”肃顺出言求恳懿妃。虽然此举与礼制不合,但他顾不得许多了曾国藩的命必须保住大清朝日趋糜烂的政局需要此人力挽狂澜。
“哟,你这是在央求我吗”懿妃盯着肃顺,表情略带讥嘲,“我可听说咱们肃顺大人心高气傲,深得圣心,向来不做人前低头的事儿呀。”
肃顺对她实在是愤之以极,不过为了曾国藩的安危只好低声下气:“娘娘说笑了这位曾国藩颇有德才,是日后可以倚仗的国之栋梁,肃六想看看是谁诬陷忠良”
“可这不符规矩呀外臣偷看不曾批转的奏折,连带我也犯了泄密的罪过啊”
肃顺双膝一软跪倒在懿妃面前:“还望懿妃娘娘成全这曾国藩关乎我大清的江山社谡,大清的江山,日后可就是娘娘亲生儿子的江山啊”
肃顺的最后一句话打动了懿妃,她瞥了一眼被丢于地上的奏折,转身扭摆着款款离去
肃顺几乎爬过去抓起那道奏疏,咬牙在心里暗骂臭婆娘,神气个什么劲儿,你不就是被皇上冷落的一个小老婆吗
几年之后西太后慈禧同首席顾命大臣肃顺的芥蒂,就在这天,在圆明园种下了萌芽
咸丰搂住那娇娃的窄窄香肩,着她黑亮如瀑的长发,体会到了此前从未有过的酣畅淋漓的快意。
民间的女子和自己后宫的女子就是不同
后宫的那些嫔妃们一个人都如同是蜡做的,木然、死板、缺乏生气,一见到自己马上战战兢兢诚惶诚恐,手和脚都不知道放哪儿好,同这样的女人欢好还有什么意趣不是有句成语叫作“味同嚼蜡”么
而来自民间这位姓方的妙人儿则完全不一样。她那种床第之间的主动、激情似火,就好像一条活泼泼在水中翻腾游弋的鱼儿;她那些大胆的而新奇的动作,咸丰非但从不曾领略,甚至在宫中收藏的春宫图本里也没看到过,因此她所带给咸丰的就不止是新鲜刺激了,甚而包含着一种极度的震惊
原来竟然可以是如此畅快的呀
雨散云收,霁月初晴。咸丰半闭着眼回味刚刚发生的一切,心境格外地安适平静。
“朕都忘了问了,你叫什么”
怀里的玉儿慵懒疲惫地答了一个名字,姓方,闺名咸丰恍惚之间没听清。这不重要,重要的是她带来的那种别有滋味的床第体验它令他松驰愉悦,暂时从满脑子的军国大事里挣脱出来,获得片刻的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