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拐个帅哥度余生 > 第170章庆祝正月初一拜年

第170章庆祝正月初一拜年(1/2)

目录

最终南勋叹了一口气,“既然大家都在,我同时宣布一件事吧。”

南勋看了看芳菲,轻声说:“芳菲曾经是我年轻时的一时错误,但是最近我跟芳菲也算情投意合,今后我想着把她娶进门做你们的母亲,你们的意思呢?”

圆圆首先响亮地回答到:“爸爸,我们都愿意。”

想了想又觉得不对,这句话里的意思大有联合起来骗公爹的意味,便又改口道:“爸爸,我是说我愿意。”

接下来,其他三人也都回答说:“愿意。”

芳菲终于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南勋看了看众人,

此刻芳菲赶快地从兜里往外掏东西,等大家看时,原来芳菲掏出来的是一大摞红包,芳菲挨个给四人分发了红包,最后还给管家大叔递上了一个红包,五人道了谢。也算是默默地承认了芳菲女主人的身份了。

此刻南勋的脸上倒是有那么一点点不自在,而芳菲的脸上却没有丝毫尴尬。

“大家且在这儿等我几分钟。”

芳菲快速地回到了自己的卧室。只十几分钟的时间,芳菲手中拿着几个盒子又返回来了。

坐定后,芳菲将盒子放在桌子上,一一打开来,指着其中的一个说:“圆圆,这是我母亲传给我的一套首饰,现在我把她送给你,希望你和小凯一生幸福。”

“谢谢妈妈。”

圆圆大方地接下了盒子。

芳菲又指着另一套首饰对雅茹说:“雅茹,这是我母亲传给我的另一套首饰,据说在当年这两套首饰只是做工上略有差别,价值上基本相等,现在我把它送给你,希望你和小博相亲相爱一生幸福。”

雅茹同样非常恭敬地感谢了婆婆的赠与。

南勋最后说:“今年的疫情也不允许咱们去远的地方,那上午就自己安排时间,拜访拜访朋友吧。昨晚咱们也没在一起吃团圆饺子,今早咱们大家一起去餐厅里吃吧。”

一家几口再次聚在餐厅里吃饺子时,大家的心情自然而然又比刚刚高兴了许多。

芳菲是最高兴的那个人。

芳菲是第一次在中国过中国的新年,一切对她来说都是全新的。

“哇,我吃到了一枚硬币,这个代表什么?”

嘴快的圆圆马上说:“妈妈,这个代表着今年你要发大财。”

“哇这个好哇,我之前在法国从来没有这样子的。挺好,挺好。”

南勋看了看芳菲,圆圆会意,“妈妈,以后咱们还得多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如我来教你啊。”

南博和南凯一个劲地给圆圆使眼色,圆圆想了想,撒气般说到:“爸爸,我还是觉得我的文化底蕴不够丰厚,还是您来教妈妈传统文化吧。”

南勋见小辈们都这样努力地为两人制造黏在一起的机会,便也不好推辞什么。“嗯。”

圆圆高兴地直拍手。

眼波流转时,圆圆会意,大叫到:“我吃到了,哇,这个是枣,我好幸福啊。”

众人让圆圆闹腾得也跟着活跃起来,“我吃到豆腐了。”芳菲接着说到:“这个有什么寓意呢?”

“豆腐啊,寓意是幸福。”

“哇,这个是极好的,我喜欢。”

……

云台阁。

大家坐在餐厅里吃团圆饺子。

不时地,潇潇和小妖吃到了饺子中的硬币、枣、板栗什么的,便嚷嚷着要赵明轩等吃完饭后兑现承诺。赵明轩则不断地点头。

众人吃过团圆饺子之后,都来到了客厅里,赵云平、曹云卿、柳梦玲三位长辈坐在沙发的上首,小辈们依次坐在下首。赵云平挨个给大家发红包。

赵云平:来,明轩,这个红包是给你的。

赵明轩:我也有红包啊?

赵云平:我还在,你就是小辈,自然有红包了。来,这个是给潇潇的。

潇潇:谢谢爸爸。

赵云平:潇潇过去的一年里最是辛苦了,生了个宝宝就功不可没了,还拯救了一个人,更是功劳最大了。这个红包希望能给你带来更好的运气。来,这是给我三个孙子的红包。

此时保姆们抱着的三个宝宝都在呀呀地说着只有他们自己才能听懂的语言。

突然众人听到软糯的声音“爷爷”,过了一会儿,又说了个“好”。待看时,发现这是平日里最不爱笑的凯凯宝贝说出来的话。

一时间高兴的忘乎所以的赵云平马上又给了孙子一个大大的红包。众人因了这三个字,整个客厅里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赵云平接下来继续分发红包。

赵云平:来,小妖、王利,这两个红包是给你俩的,恭祝来年平安喜乐,鸿运当头。

王利、小妖:谢谢叔叔。

接着赵云平又给厨娘发了红包,之后又给没回家过年的工人们发了红包。大家喜气洋洋的,高高兴兴地回自己卧室里去了。

一时间客厅里又剩下家中这几个人。曹云卿又分发了一拨红包。接着是柳梦玲也给大家发了红包。

经过这么长时间,潇潇感觉自己有点累了,便拉着赵明轩回了卧室补个觉。

赵明轩:潇潇,爸妈给你的红包里包了什么?

潇潇:红包里肯定是包钱的,难道除了钱还放别的什么吗?

赵明轩从自己红包里拿出来一张红纸,只见上面写着:举案齐眉、白头偕老八个大字。

潇潇不觉捂住自己的嘴笑了,“明轩,爸爸是对你有多么的不放心。连新年红包都不忘提醒着你呢。”

潇潇学着公爹的语气,摸着赵明轩的头:“孩子,你要记住了,潇潇是人世间难得的贤良淑德的好女孩,你要珍惜她,要保护她,千万不可再让她伤心、生气了。切记,切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