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再来一瓶(日万第二更,求月票推荐票求追读)(2/2)
“脉动”被摆放在冷柜的中间层,位置尚可,但旁边赫然是力保健的促销堆头!
醒目的“买二送一”黄色标签贴在力保健标志性的棕色小瓶上,堆头高度远超“脉动”,非常抢眼。
一个穿着得体、看起来像是家庭主妇的中年妇女正在冷柜前犹豫。
她拿起一瓶力保健,仔细看了看促销标签,又拿起一瓶“脉动”,翻到背面,认真阅读着成分表和功效说明。
“阿姨,需要帮忙吗?”一位穿着松本清制服的店员适时地走过来询问,脸上带着职业微笑。
“这个‘脉动’,效果怎么样?和力保健比呢?”妇女不确定的问道。
店员显然受过培训,回答得相当熟练:“‘脉动’口感更清爽一些,提神效果也不错,适合日常饮用。
力保健是我们的老牌子了,成分更‘强’一些,提神效果更持久,看您的需求了。
而且现在力保健有促销哦,买二送一,非常划算!”
店员的话语中,虽然提到了“脉动”,但重点明显偏向力保健,尤其是特意强调了老牌子和促销划算。
妇女听完,又对比了一下价格,最终将“脉动”放回冷柜,拿了两瓶力保健走向收银台。
“陈生,看来竞品反击开始了。”李明站在陈秉文身后,压低声音说道,“力保健的促销力度很大,而且店员推荐明显偏向他们。
我们的产品在药妆店渠道,缺乏主动引导。”
陈秉文微微颔首,脸色平静的说道:“意料之中。”
他目光扫过力保健那醒目的促销堆头,嗤笑道:“大正制药如果这都没反应,那他们的市场部就该集体辞职了。”
“你们想,力保健在日本功能饮料市场称霸了多少年?
它是大正制药的现金奶牛和招牌产品,市场份额和渠道根基深厚无比。
它就像这片海域里的巨鲨,任何新的闯入者,尤其是像我们这样开局就势头凶猛的,必然会立刻引起它的警觉和攻击。
所以,凌总监,接下来药妆店渠道的促销员培训和竞品拦截策略,要立刻提上日程了。
不能光靠自然动销。
我们需要培训自己的促销员,或者与药妆店合作,提供激励,让店员更主动地推荐‘脉动’,强调我们的产品特性,与力保健形成差异化。
另外,”
陈秉文看向凌佩仪,正色说道,“建立起一套灵敏有效的市场监控机制,随时掌握核心终端的动销数据、竞品促销力度和消费者反馈.
销售数据不能只依赖三得利的周报,我们要有自己的信息来源”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除此之外,我们必须掌握市场主动权。
我构思了一个促销方案,就利用我们现有的技术条件,打一场漂亮的终端反击战。
你记下来,立刻让市场部和三得利方面进行准备,做好预案,随时待命启动。”
凌佩仪立刻拿出笔记本,神情专注。
“这个活动,就叫‘开盖有奖,再来一瓶’。”
“核心玩法非常简单直接:在我们下一批生产的‘脉动’瓶盖内壁,用模具压印上‘再来一瓶’四个字。
综合中奖率控制在25%左右,消费者买到中奖产品,拧开瓶盖看到‘再来一瓶’字样,即可当场在零售点,凭这个中奖瓶盖,直接兑换一瓶新的‘脉动’
门店店主每回收一个中奖瓶盖,并在下一次三得利经销商送货时上交,除了能获得一瓶等量的补货外,我们额外给予门店5日元/盖的整理补贴。
让店家有点小赚头,他们才有动力积极兑奖,而不是嫌麻烦而拒绝消费者。
三得利的经销商负责回收所有中奖瓶盖,集中运回灌装厂,由我们的人统一监督销毁,防止假盖或废盖二次流入市场,冲击活动。”
他看着眼中露出恍然和钦佩神色的凌佩仪和李明,进一步解释道:“这个模式的好处是,完全基于现有条件,简单、粗暴、有效。
对消费者诱惑力极强。
免费再喝一瓶是最直接的刺激,能极大刺激购买和尝试欲望,快速拉动销量,口碑传播快。”
店家每兑出一个奖,不仅没有损失,还能净赚5日元补贴。
卖得越多,中奖越多,他赚的额外补贴就越多。
这会让他们主动推荐‘脉动’,并积极兑奖,避免因嫌麻烦而驱客。
我们的成本主要是赠品饮料的成本和给终端的补贴,总成本约20日元/次兑换。
所有流程通过瓶盖和经销商送货回收完成,确保促销利益直达消费者和终端小店,效率最高。”
“但是,陈生,”李明略带担忧地插话,“5日元的补贴,会不会太高了?
长期下来,成本压力会不会太大?”
陈秉文赞许地看了李明一眼,解释道:“这5日元,不是永远给。是为了在力保健反应过之前,快速形成渠道推力。
一旦我们的动销因为活动而暴增,终端形成自然销售习惯,甚至消费者因为喜欢产品而主动点名购买时,这个补贴就可以逐步降低,比如降到3日元、2日元,或者转为其他形式的返利。
初期要猛,后期要稳。”
他最后说道:“凌总监,这件事你立刻落实,争取在短时间内实施,要在力保健吞食我们的市场份额之前,把它打趴下!”
“明白!请您放心!”凌佩仪郑重的点点头。
陈秉文最后看了一眼药妆店里力保健那醒目的堆头,嘴角勾起一抹冷峻的弧度。
商场如战场,没有谁对谁错,只有成王败寇。
大正制药的力保健要守住它的王座,陈记的脉动要攻城略地,这是最赤裸裸的商业利益之争。
他知道,这场终端争夺战的第一枪,已经由对手打响。
而现在,该轮到他了!
“大正制药.你们的反击,只会加速‘脉动’的崛起。”
“这场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