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铁道部(1/2)
“所以用什么交换的呢?”科曼知道,现在的法国还没到军队说什么,政府就会听的地步,肯定是答应了军队的什么条件,换取军队在另外一个问题上的支持。
“听说是寻求军队对合并占领区的支持。”马丁一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口吻道,“现在社会党和法共再闹呢,把法兰西的命运与战败的德国捆绑?大半个议会都视人民共和运动为叛国!”
“总不能让德国一直这么困难下去,人民共和运动认为,当布拉格的电台停止独立发声时,法国就失去了选择的余地。”
科曼耸耸肩,捷克斯洛伐克政变在欧洲还是很重大的事情,“美国人也认为,要么让德国成为我们的盾牌,要么等着它变成苏联的长矛。要是德国继续这么困难下去,想到苏德联军出现,做噩梦都不是这么做的。”
“这两个国家能组成联军?”马丁满脸的不相信,就德国和苏联那仇深似海的关系,只会比法国仇恨更大,绝对不会更小。
“我们这么认为没用,华盛顿和伦敦不这么认为。从拿破仑三世之后,法国就被这些说英语的给挟持了。”科曼说起这件事也不满,普法战争之后法国的争霸之心就熄灭了,后来的法国那只不过散发着一些过往荣光的余烬没有完全熄灭罢了。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法国把击败德国的希望放在帝俄身上。
然后又无能为力的看着帝俄被同盟国困死,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把英法同盟作为防御核心,在潜意识当中法国已经失去了和德国较量的勇气,更别提苏联比德国还强的多。
实话实说,如果只是指望本土的话,科曼都可以直接躺平了,法国本土是折腾不出来什么的,又不是农业时代比谁种地牛逼。
不用想,合并占领区这件事就算是军队不表态,议会当中的法共和社会党也要闹一阵,这两个党派是不会接受人民共和运动说辞的。
科曼就别操心高层的事情了,他和马丁去了一趟印刷厂,看一下印刷的五百万本苏联名著,名为十万个为什么的法语版进度到哪了,这不准备在法国本土投放,而是准备在海外省作为儿童启蒙读物进行投放。
对儿童早期的启蒙教育,是战胜海外省那群穆罕穆德子孙的关键一步,这个流程是绝对不能节省的。科曼可是考察过中亚的法国现役军官,绝对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放松,科学启蒙通过直观教具培养唯物主义认知。
“宁可看到一群无神论者,也不想看到一群穆罕穆德入脑的孩子,那些孩子根本没用,也无法增强法国的国力。”科曼边走边和自己的战友分享道,“你能指望一个只会念经的人长大了,能够帮助我们什么么?甚至都不如文科生。”
“文科生会抗议你的评价。”马丁哑然失笑,“不是之前还说,文科生可以参军么,做炮灰还是可以的。”
“现在还是可以的,万一以后科技发展到了某种程度,连炮灰都做不了了呢?”科曼撇嘴道,“我们总不能指望科技停下来吧?这也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而且科技停滞下来,你相信我,计划经济国家的优势会更加放大。”
苏联被甩开就是集成电路代表的信息革命,要是没有信息革命这种东西,人家的组织力度不比西方国家强?
科曼都已经算宽容的了,要是真的在海外省按照苏联一比一复刻,那么在幼儿时期,男孩常参与机械组装、军事游戏,女孩学习编织、布艺,反映社会性别分工观念,没准还会被扣上一个使用童工的帽子。
美国现在不只是关心德国人,意大利人也处在美国的关心当中,这都是在为冷战做准备,宣扬美国的优越性,首先就是电影。
好莱坞几家大公司纷纷向意大利各影院免费提供故事片,爱情片,纪录片,每周免费观影。宣传的理念就是只有选择美国的伙伴--天主教民主党,意大利人才能过上电影里的美国式生活,而布尔什维克只能带来灾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