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3章 《迁胡令》(2/2)
袁尚顿时急了!
不答应?
不答应,难道要等着他们将东赵的江山给亡了吗?
但……
审配与田丰对视一眼,同时深吸一口气。
“臣以为,赐与不赐钱财,不过是为了安抚南匈奴与乌桓,不让他们骚扰边境而已。”
这话对了一半。
另一半,则是袁尚也担心,南匈奴和乌桓被别人拉拢了去。
首先,刘邈可是娶了单于之女的人,人家和南匈奴的关系无论怎么看也比袁尚与南匈奴的亲近。
其次,从某种意义而言,南匈奴……人家可是姓刘的!
而且袁尚最担心的还不是远在南面的刘邈,而是自己的好大哥袁谭!
以大汉如今的实力,根本看不上南匈奴与乌桓的那点歪瓜裂枣。
但旁边的袁谭,也就是其建立的西赵,那可是占据了天时地利!
倘若南匈奴和乌桓被袁谭拉拢了过去,那对整个东赵而言,完全是雪上加霜!
所以,为了解决此事,审配与田丰,还有其他河北士人都决定了一件事情——
《迁胡令》!
“臣等提议,让南匈奴、乌桓领本部人马,充实河北!”
“如此,既能安定边境,防止二部被有心之人利用,还能尽快休养生息!”
放在一年前,这些东赵群臣大抵不会相信,河北,竟然会缺人。
但现在,河北确实缺人。
尤其是,缺少能够耕田、作战的青壮!
汉赵一战,刘邈让二十万袁军不得北渡,已经彻底打断了北赵的脊梁!
整个河北,几乎家家缟素,户户啼哭!
整个河北,现在缺人!很缺人!
将南匈奴和乌桓,甚至是鲜卑内迁入河北,教化其行耕作之事。既能防止他们被袁谭拉拢过去,又能够充实河北人口,此事何乐而不为呢?
袁尚听了审配和田丰的话,却是不敢置信。
“审公、田公……汝等,说什么?”
当年齐桓公尊王攘夷,又历经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数百年的努力,好不容易将夷狄赶出了汉地,结果现在却要将他们接回来?
孔子曾经说过:“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意思是,如果不是辅佐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管仲,恐怕我现在都要成为蛮夷!
结果现在倒好,后人非但不继续抗击胡人,反倒要将他们给迁往河北?
可袁尚在短暂的震惊后,随即又是沉默。
从礼法的角度来讲,此事当真是大逆不道!
可从功利的角度来讲,这《迁胡令》简直太棒了!
既能充实人口,填补刘邈俘虏二十万青壮的巨大缺口,又能安定边境,让袁谭失去助力……
反正对河北的统治者而言,只要麾下有人能打仗,能种田,能纳税,那不管是乌桓还是匈奴,其实都没有区别。
唯一会受苦的,或许只有河北的汉人百姓。
袁尚长在河北,也是知道河北百姓对边地胡人的痛恨。
到时候,要河北的百姓看着与自己有世仇的胡人耀武扬威,在自己的家乡欺男霸女,那……
“无事。”
审配安慰袁尚。
河北的百姓,是不会有意见的。
就算有意见,也完全可以当做听不见。
反正,百姓的意见,向来不重要。
“……”
“朕,准了。”
即日起,迁南匈奴、乌桓、鲜卑之众往河北各地,以充实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