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制药之事(2/2)
同时也听师傅说了一些师门的规矩,有几点,一是每三月必上山半月,倒并不是纯粹为了制药,而是为了洗涤身上的病气。
吕老说:“每日与病人相处,呼吸的都是浊气,长此以往,必然对身体不好,所以隔一阵子,就得修行一次,吃素冥思,专心制药,这样能吐纳换气,调养生息。”
第二点规矩就是勿与官场权势挂钩,从医之人倘若成为了权势利用的工具,那就损了医德,对自己不好。
第三点就是行善。医馆虽说开门做生意,但是每年必定会做一些福泽大众的事情,比如回春馆的时气病药剂,都是以比成本还低的价格售出,这也是一种回报。
第四点是将死之人不治。对此吕老也有他的说法:“这样的病人,多是拖耗许久,早就灯枯油尽,再用珍贵的药材拖住性命,也只是平白增加痛苦的时日而已,何不放手让病人归去,也可获得另一番平静。”
关于这一点,贺青扬有自己的疑惑:“倘若大富人家,并不在意金钱,能让病人多活一日,他们的心里就会宽慰一分,又如何处理?”
吕老抚了抚胡须:“为了自己的意向增加病人的痛苦,以痛苦作为他们心中的宽慰?这样的家人表面看来一番善意,其实仍是自私。”
吕老的这番话让贺青扬思忖了许久,他不得不承认,这些话虽说直接扎心,但确是如此,自己倘若都不能决定自己的命运,一味被旁人所谓的善念折磨,这样的爱确是太沉痛了!
这天的青扬边采药边想着师傅说的这些话,越发觉得医者之路不似他想的那样容易,光有医术还是不行,得有一颗仁爱之心,更得头脑清醒,擅于判断分析情势。
路漫漫其修远兮……青扬想着,还不如先专心致志地采够半背篓的药,才是目前能做之事。
山林里一片安静,这样的安静只是相对而言,因为风动树叶会有沙沙声,虫子鸣叫时时不断,偶尔还会有一两只惊声腾飞的孤鸟。
树林中的空气十分湿润,处处可见晶莹的露珠,待在这样的山林之中,心会慢慢地沉静下来,思绪会慢慢放空。
青扬不由得想起了二喜的当初,被扔弃山林的她也是如此平静吗?
想必很难,因为那时她的情况十分不好,孤身一人在那样的地方,换作任何一个女子,估计早就疯掉或者逃下山想方设法回了娘了。
可是她,竟是好好地生活下来了,而且还生活得比旁人都要好些,人的性子也大变了样。青扬心中有些感慨,更是觉得她的不易。
采了半背篓的药后,回到了山顶的茅屋。这茅屋是吕老前些年带了人修建成的,虽然简陋,但也遮风避雨,该有的炉灶、工具都有,俨然一个小规模的制药间。
吕老会做许多的药丸。他说过,每一位从医之人必有他的长处,就像王大夫,他的一手娴熟的针灸技艺,林大夫,外科小创口的处理不错,利落干脆,不拖泥带水。而吕老自己,各方便均涉猎了一些,可最拿得出手的,就是制药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