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无懈可击(2/2)
她,他们,竟然都被玉婕妤算计了!
当一行人沉默地回到宫里,已经是掌灯时分。
明光帝一身龙袍丝毫未乱,正靠在椅背里闭目养神,手里缓缓捻动着一串菩提佛珠。
众人跪下请安。
明光帝没有叫起,开口就道:“李爱卿,你先说。”大概发生了什么事,厉晫早在路上就写了秘折,派人快马送进宫了。
听贺兰擢秀一五一十地将他所见之事说了一遍,没有丝毫主观之处,且与厉晫的密折并无出入,明光帝也并未表态,只叫了人起身,又问贺兰擢秀:“关于此事,你有什么看法?”
贺兰擢秀道:“皇上,从刺客的尸体上看,刺客身材魁梧健壮,每人右手的食指和中指之间皆有指茧,是常年拉弓所致,手掌、指腹也有许多厚茧,是常年执厚重武器所致,大腿内侧皆有旧疤薄茧,很可能是经常骑马,每具尸体身上都有不少陈年伤痕,且在身体不同处纹有名字,这很像大泱军队之中不成文的规矩,在身体处刺上自己的名字,若是战死沙场也不至于做个无名鬼。是以臣推断,这些刺客应当曾经身在行伍。”
明光帝抬眼,望了望吴宽,见吴宽出门吩咐了门外的小太监,这才又问:“还有么?”
明光帝为帝几十年,虽多疑,但不至昏聩,虽然同样可以武功高强,但是驯养的死士和战场的士兵是不一样的,死士身材不求高大健壮,多是劲瘦灵敏,武功招式也多走的是快、奇、险的招式,武器更是以小巧、灵活、机变为要,不会在身体上留下太多的肉茧,而行伍之人因为要面对众多敌人,武器招式皆是大开大合,常常留有厚茧,这些区别,仔细一看便会知道,做不得假。
既然李木禾说那些死士出身行伍,身上又有名字的刺青,那么身份应该并不难查。
贺兰擢秀又道:“目前臣只从尸体上发现这些。”
明光帝道:“那你觉得,这些刺客是谁派来的?为什么行刺两位爱妃?”
贺兰擢秀躬身道:“皇上,臣以为,因为此事臣亦牵扯其中,按例理当回避。”
明光帝略抬了抬眼,精锐的目光在贺兰擢秀身上一扫,道:“你怎么就牵扯其中了?”
贺兰擢秀道:“因为臣今日之所以到浮游山,是因为……”他戛然一顿,轻声道:“是因为收到了一张字条,字条上说,让臣在那个时间到浮游山。”
明光帝道:“是谁送来的字条?”
贺兰擢秀道:“臣没有看见送字条的人,字条上也没有名字。”
明光帝道:“那么,字条呢?”
贺兰擢秀犹豫片刻,道:“在……臣的书房。”他的声音清沉,却不知为何在尾音处轻轻一颤。
明光帝看一眼吴宽,吴宽默默退了出去。
明光帝看向厉旸,“老六,好歹,你也在刑部呆了一阵了,这事你怎么看,说说吧!”
厉旸道:“父皇,儿臣没什么想法,只是觉得些奇怪,温贵妃就罢了,母妃一直身居后宫,此番为何会遭人行刺?还有,父皇您知道,今日母妃是去祭拜故人的,儿臣随同保护。但其他这么些不相干的人为何也出现在浮游山?”
他是毫无顾忌的,因为玉婕妤恳请出宫的理由就是拜祭瑚琏郡主。
“老五。”厉晫咳了几声,皱了眉,道:“我不是已经告诉你了,我们是去给岳母大人看风水的。”
“风水?”明光帝眯起眼睛,晦暗的眸光掩在低垂的眼睑下看不分明,“什么风水?”
“回父皇,此事是儿臣求了殿下的。”时吾君扬起头,眼中似有碎光,“儿臣斗胆,因……前阵子的事,思及殿下早晚要去就藩,到时难免思念故土亲人,念及母亲并未葬在时家祖坟,若儿臣随王爷就藩,母亲一人孤零零的未免寂寞,便动了为母亲迁坟的心,是以请了位道长为母亲看看风水,算一算何时何日可迁坟。”
厉旸道:“看阴宅风水何日不可,那为何偏偏选在了今天?”
时吾君淡淡道:“为母亲迁坟是大事,儿臣既然有意,自然慎之又慎,是以问了钦天监发现今日正好适合修坟,是以请了道长过来,一则是为了观风水,二则也为母亲休整坟茔。至于时间么,修阴宅自有讲究,儿臣不懂,都是听道长的安排。那位道长现就在宫外,父皇可招来一问。”
明光帝探究的目光落在她的身上。
这个十七岁的王妃,无论神情、举止还是解释,均无懈可击。
恰到好处的恭敬谦卑、悲伤怀念、坦**无奈,皆在那如星光般闪烁的明眸之中。
看起来无比真实。
明光帝转向贺兰萧,“贺兰爱卿呢?为何也在那里?”
尚未等贺兰萧说话,厉旸便状似随意地道:“温贵妃娘娘方才说了,贺兰大人是为了救驾而来。”他嘻嘻一笑,“当时我就想问了,贺兰大人是怎么知道温贵妃娘娘和母妃是需要救驾的呢?”
贺兰萧忙道:“皇上,温贵妃娘娘不曾说过这话,娘娘……”
“娘娘说,此番凶险,很感谢五哥、我和贺兰大人。”厉旸扯开嘴角,笑了声,道:“若贺兰大人不是为了救驾来的,当时为什么没有否认呢?要我说,贪功也不是这种贪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