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母子之情(1/2)
李恪想通过说出一番大道理来说服对方,毕竟母妃杨牡丹也是一个明理知礼的人。
奈何看到杨牡丹那面容留下的几道鱼尾纹时,李恪居然不忍心说下去。
可怜天下父母心,杨牡丹之所以会帮着李世民这样劝说,说到底也是为了李恪好。在她看来,李世民是最大的,只要不忤逆圣上之意才能生活太平,何况与其让自己儿子留在边境偏僻之地,还不如留在长安城的好,起码可以大展宏图,以望得能为国家百姓作出贡献。
正是因为李恪察觉到母妃的心意,本要说出的大道理都被他吞咽回肚子里了。
“母妃,我知道了……关于‘就藩’一事我会和父皇好好谈谈的。”
“看来恪儿你是想通了……想通了就好,在这事母妃也不想逼你太紧,只是希望你能听劝。”
“嗯,我会尽力以国家、百姓为重,不会辜负父王、母妃的期待信任。”李恪作出一副乖孩子的模样。
实际上李恪之所以这样乖巧,说到底还是不想让母妃生气,在他的记忆力原身主人就常常气自己母亲,令得她很是担忧。虽然李恪已不是原身主人,但好歹他也是借用别人身体,自然得尽尽孝道了,为此他尽量顺着杨牡丹的意,不与对方唱反调。
只不过这就代表李恪真要留在长安城吗?这可就不一定了,说到底还是得要和李世民谈谈才行。
如果能顺利说服李世民,想必母妃这里就没有意见,到时李恪仍然可以过上逍遥自在、无拘无束的神仙日子。
太阳渐渐升起,万里无云,明媚照人,此时李恪已然出现在皇宫御书房。
房内,李世民坐在龙椅上批改奏折,得知宦官通传“李恪觐见”,当下他就将李恪给召了进来。
“儿臣拜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哎呀,恪儿怎么来了啊?来得正好,吃过午膳了吗?陪朕一起吃吧。”
“父皇,我刚刚从母妃那里过来,已在那里用膳了。”
“这样子啊……没有关系,那你就陪同朕一起吃吧。”李世民豪迈一笑并手搭在李恪的肩膀上,那模样不像是父子更像是兄弟。
说到底贵作帝皇,李世民确实是与其他父亲不同。
在李恪的记忆里,还未转生之前的父亲是一个苦劳的上班族,兢兢业业地工作,就为着供养全家。但在李恪记忆里,父亲虽然辛苦,却是和蔼可亲,体贴温柔的人,像是每年他的生日父亲都不会落下,即便因为工作没法赶回来与他庆祝生日,但也会托人送上生日礼物。
至于穿越来到唐朝时代,李世民这位“父亲”与现代那位父亲是完全不同的。
主要还是残留在李恪记忆力的多是原身主人的记忆,在那记忆里多是李世民冷漠、严厉的面孔,少有亲情交流。
想来也是,贵作帝王喜怒不形于色,何况李世民儿子女儿众多,哪可能会把精力集中在李恪身上啊,自此在他记忆里并没有多少和谐美好的亲情记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