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吴王的提议(1/2)
听起来李世民有想要放过李恪的意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打算给李恪改过自新的机会。
问题是李恪不需要改过自新的机会,他扬着颔首正义凛然道:“怎么的?我有什么罪过?”
“你,你……”这可把李世民气得身子颤颤,怎么直到现在李恪还冥顽不灵,如此一来就算他想要轻饶李恪,也饶不得啊!
长孙无忌见缝插针地跳了出来,继续弹劾道:“陛下,吴王不知悔改,理应重罚,以儆效尤!臣提议,应削去吴王功勋、官职,禁足宗人府一年!”
在长孙无忌提议之后,十余名文武大臣皆是附议。
朝堂之上不知觉间形成了一股舆论风波,席卷而来,危险四伏。
大家本以为李恪应该忐忑不安,不知所措,出乎意料的是面对这般舆论重压,他本人如若清风长竹傲然而立,镇定自若,似乎他有办法应对这场风波。
“父皇!还请听我一辩,若是父皇及诸位大臣觉得我无理,我自当接受重罚!”
李恪的声音如若玉石落地,清脆有力,一下子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高位上的李世民一摆衣袖,道:“说吧,朕想听听你如何辩解!”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若是不还,自当有损皇族颜面了。”李恪俊朗一笑,看向周围臣子,“大家弹劾我的原因不就是觉得我还不了钱吗?大可不必,不出一月我自当把两万两黄金还清。”
当李恪那么一说,立刻引来所有人的惊骇,其后是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
两万两黄金?堆起来如若一座小山,哪是说还清就能还清的。
贵作王族,每名王爷每月都能从宗人府领上不高五十两黄金的俸禄收入,若是就封的藩王甚至还能从领地赋税中征取白银黄金。
如果李恪是藩王,凭着领地的赋税收入确实可以还清债务,偏偏李恪还未就藩,只能从宗人府领俸禄。单单靠着那点俸禄想要偿还二万两黄金,几乎是不可能。
“吴王殿下又开始口出狂言了,区区一月哪可能偿还得了二万两黄金啊?”
“我可是听说了,现在吴王府邸银库空空,连着买食物的钱财都是靠着典卖物品所得。”
“吴王赊账不还又不是第一次的事,这次在朝堂之上恐怕他是想拖延时间,好等着风头过去吧。”
……
文武大臣们声声斥责,一下子李恪就成了众矢之的,受人口诛笔伐。
这也是情理之中,原先的吴王本身就是不靠谱之人,张口说胡话,不被人信任也是理所应当的。
像现在,龙椅高位上的李世民也是以一种狐疑目光打量着李恪,俨然是把李恪当作骗子看待。
李恪迈出一步,拱手道:“父皇,儿臣愿立下誓言,一月内将还清民间所欠债务,若是作不到,除了愿意接受宰相大人所提的惩罚外,甚至甘愿贬作庶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