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唐:我纨绔皇子,开局融了李二龙椅 > 第六十四章 金山银山

第六十四章 金山银山(1/2)

目录

“苦寒之地?爹,您这可就错了。”

李恪苦笑了一下,随即便认认真真的,给李世民解释:“爹,这两处,一座是金山,一座是银山。”

李恪说话间,用朱笔,在倭国小的可怜的地图上,稍微点了两个小点,这才继续指着道:“石见银山,储量至少在几千万两白银,甚至还多,佐渡金山,保守估计,黄金储量有一千万两,而且这金山还有白银,数量多到难以想象,爹,你还觉得,倭国是块苦寒之地吗?”

李恪话音不落,听着的李世民早就忘记了之前的怒火,他沉着脸,刷一下站了起来,使劲的摇头否定:“不可能!你这个混账,又在诓骗你爹,这世间哪有万万两的银山,整个山都是银子,也没你说的那么多,还有千万两的金山,这根本不可能!”

李世民说什么也不敢信。

开玩笑呢?

大唐的国库,最充裕的还没有李恪说的金银数量的百分之一。

小小的倭国,能藏着这么多金银?

李世民根本不信。

真要是这样,那谁是天朝上国,那还真不一定呢……

仔细的捋一捋,李世民就知道,李恪是在这扯犊子呢。

“吴王殿下慎言,头些年倭国使节来朝拜圣上,他们带的所谓贡品,那叫一个寒酸。那等贫瘠之地,怎么会有殿下您说的海量的金银?还有啊,那倭国人不尊教化,野蛮成性,经常在海中作乱打劫,就算是倭国有私心藏着掖着,他们真要是有那么多的金银,也不至于去做盗匪啊?”一旁听着的张阿难都止不住的纳闷发问。

连他这个见识有限的太监都不信,更何况李世民这个皇帝?

“对啊,老三,这你怎么解释?”李世民怔怔看着李恪,等着看老三怎么圆这个谎。

李恪无奈,只能接着,认真的跟他们分析:“倭国这地方,山多,地龙翻身更是常有之事。他们的土地有限,所以不能自给自足,再说,金银是不能当饭吃的。而且,倭人野蛮,这个公公也说了,他们虽然守着金山银山,可他们没本事发现,更没本事开采。”

李恪虽然有瞎扯的成分,但仅仅也只是限于对大唐时候倭国的情况所知不多,那两座金山银山,李恪身为后世人,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至于现在的倭国如何,李恪也大概算了一下,是处于奈良,或者大化之类的年代,还是相当的落后,远远不如大唐的富庶。

大唐这会儿,虽然没有倭寇横行的地步,但海边也没少受倭国盗匪的劫掠,李恪说的这些,倒是跟李世民手中的奏折刚好对上。

李恪绝对没有看过折子,说明这混账说的这些,不是巧合,也不全是瞎掰的……

“倭人野蛮狡诈,诡计多端,他们虽嘴上称臣,但心里对我大唐,并没有归顺之心。”

“明日见了倭国使臣,爹您不妨给他们点儿颜色瞧瞧,他们要是不约束自个的子民,那双边的贸易就没有进行的必要了。”

李恪想起后世的倭国,就禁不住的一阵恼火,这会儿,倭人还假惺惺的仰慕大唐,从大唐这边偷师,李恪作为一个后世人,眼睁睁的看着大唐先进的文化,还有技术,落到倭人手里,这能忍吗?

李世民抚着胡须,眼中很有几分欣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