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天下万国(1/2)
天下万邦来天朝上国朝贡,真的是对大唐臣服了吗?
李世民一下被问到了知识盲区,半晌也想不出靠谱的答案,来回答李恪的问题。
事没想明白,但李世民隐隐觉得,自家这老三,是越来越看着顺眼了。
怎么说李恪这脑子,总算是开窍了,开始想事了。
“爹,天下说是有万国,其实远没有那么多。这些人,靠近我大唐的,他们是知道大唐的国力雄厚,不敢得罪我们,离着我们远的,那就纯粹是为了利益,不远万里过来的。大唐的丝绸,瓷器,茶叶,这些在我们看来,不值几两银子,可运到了外邦,那就是价值连城的稀罕物件。”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走。爹,他们来朝贡大唐,仅仅就是因为利益,可不见得他们对您臣服,甚至,他们心中是不是真的尊敬您,这都说不准呢。”
李世民被李恪说的一愣一愣,半晌都没有说话。
要不是李恪说得明白,李世民还真以为,大唐就是天朝上国,所有的番邦,都是忠心的归顺大唐,对大唐俯首陈臣呢。
“老三,大唐的那些特产,卖去番邦能有多少利润?居然能让番邦人不远万里而来?”李世民不愧是明君,一下子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
既然是纯粹为了利益而来,这利益,恐怕不是个小数目啊。
“保守来说,从大唐走一趟,甚至能顶得上一些小国一年的税银。这利益当前,他们能不心动吗?”李恪咧嘴笑了笑,思路不由得飞到了后世学过的那段历史。
当初的列强,不惜开战,也要打开东方的国门,为的,不就是利益吗?
“竟有如此巨大的暴利!这些番邦,真是胆大包天!”李世民一拍桌子,瞬间就怒了。
以前以为这帮人是忠心耿耿,没想到外邦人全都是跑大唐赚银子的。
“儿子是不是胡说八道,爹您派人,去海上走走,见一见那些番邦,您不就都知道了?”李恪苦涩一笑,心里还在纠结那段黑暗的历史。
东方自诩天朝上国,闭关锁国,偏安一隅,结果错过了一个崛起的年代,最后弄得百年黑暗,民不聊生,李恪就算是到了大唐,依旧忘不了那些让人扼腕的年代。
李世民连龙椅都不坐了,站起来,在甘露殿里面来回踱步。
既然,大唐的特产有那般丰厚的利润,那这生意,大唐为何不自己来做?
想他堂堂天朝上国的天子,整天还为国库没有多少银子而发愁,最后,远征个高句丽都以败北惨淡收场,国库的银子要是足够,大唐的国力,还能奈何不了一方小小的高句丽吗?
只要银子足够,别说是小小的高句丽,什么匈奴,什么吐蕃,大唐统统都能将他们纳进自己的版图。以大唐的兵多将广,唯一限制大唐扩张的就是银子。
一想到国库充裕带来的好处,李世民这上了年纪的皇帝,都经不住的有些热血沸腾了。
身为一国之君,李世民当然希望大唐可以永远繁荣富强,兵峰所到,指哪打哪,那才是李世民真正想要的大唐。
而今最让李世民头疼的,就是这银子,不然,以李世民的贤能,他一定能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
贸易的事儿,李恪只是稍稍提了一嘴,看到父皇心动了,李恪很知趣的就不再多说了。
派船出海贸易,那是皇帝该做的事,不劳李恪一个小小的王爷操心。
“爹,您说那些番邦中有不服的,这肯定是有得。无论有没有假刺杀,人心都隔着肚皮,以儿臣只见,咱们到时候,揪出来一两个不听话的,着手敲打一番,杀鸡儆猴,叫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厉害,他们自然就服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