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大唐:我纨绔皇子,开局融了李二龙椅 > 第二十五章 收编党羽

第二十五章 收编党羽(1/2)

目录

“冯大人这般分辨,难道还是本王核查不严,冤枉你了吗!”

李恪满面威严的喝了一声。

冯定康吓得一个哆嗦,急忙回道:“下官不敢说冤枉,此事,的确是下官认人不清,用人不利,才种下的苦果。下官御下不严,实属无能,请王爷责罚!”

看到冯定康认错的态度诚恳,本来就没有打算追究的李恪,顿时脸色一缓,顺坡下驴道:“能看到这一点,说明你还有救。这几日,你追随本王身边,你的能力本王还是看得见的。说来本王在登州赈灾如此顺利,这里边还有冯大人你的一份功劳。冯大人本身不是庸人,日后若是多多学习,懂的分寸,将来更进一步,也是未知。”

“多谢王爷提点!下官多谢王爷栽培!”听到李恪的语气明显松了,冯定康这才放松了几分心态。

这回大难不死,全是李恪护着他,冯定康当然知道李恪的用意。

狠狠敲打了一番冯定康之后,李恪也觉得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脸上换着几分笑容,李恪亲自躬身,将冯定康给扶了起来:“起来说话吧,本王说你几句,那也是本王责之心切,并没有同你问罪的意思。”

冯定康一脸感激的站了起来。

李恪则是走到书桌前面,将方才写好的折子,给冯定康丢了过去。

“冯大人看看,这是本王写个京里的折子,其中若是有什么疏漏不查的地方,冯大人你要多多斧正才好。”

李恪说的轻描淡写,可冯定康扫了一眼那折子之后,方才一脸的慌张和恐惧顿时不见,反而是他的脸上,充满了激动和浓浓掩饰不住的喜色。

李恪准备呈给京中的折子,不但没有半分问责的意思,反而是多次的,以赞许的口气,提到了冯定康在登州主政的种种功绩,还有冯定康在灭蝗赈灾时候的出色表现,光光如此赞誉之词还不够,折子的最后,李恪甚至亲自给冯定康请功,奏请李世民,要他将冯定康从地方调到京城,加官进爵,以示表彰。

冯定康本来是四品官员,一方封疆大吏,但他一直在地方出仕,远离京师很久,要不是李恪抬举,冯定康这辈子都没有更进一步的希望了。

四品和三品官员之间,本来就有一道巨大的鸿沟,不可逾越,更别说冯定康这种履历的官员,妥妥是到了年纪就要卸任还乡。

李恪就这么轻飘飘的一推,冯定康的前途就有了。

“下官多谢王爷栽培!今日之恩,下官纵然当牛做马,也一定要报答王爷!”冯定康跪在地上,不断磕头的同时,连声音都激动的几次颤抖。

在朝中做官,决定一个官员能够生前的本质愿意,这里边人脉是第一位的,其次是个人的履历和资历,最后才是官员本身的能力。

冯定康为官多年,资历自然是足够的,他个人为官的能力也算勉强占上一点,马马虎虎,冯定康最缺的,就是在朝中的背景和人脉。就因为这一点致命的缺陷,冯定康才几次错过了升迁的机会,甚至在朝中被提名之后,又让人给硬生生弹劾顶替掉了。

本以为此生进京无望,冯定康在最绝望的时候,李恪的青睐却给了他一道曙光。

李恪之所以打算提拔冯定康,除了冯定康个人的能力之外,李恪最看重的,还是冯定康此人毫无背景,升迁无望,对于李恪来说,他只是轻飘飘的说了几句好话,但对冯定康来说,李恪就是他这辈子最大的救命恩人。

换句话说,李恪只用最小的成本就投入,就能换来冯定康足够的忠心,这个买卖左右都是很划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