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顾家血脉(2/2)
顾南桑哪还有这闲工夫,一回了采莲居,便冥思苦想,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可又说不上来。她预感到事情没有那样简单,又派了人请来牧遥,把这事情简单与他说了。
牧遥也皱眉:“三小姐,你可方便把实情告知我?”
顾南桑略一犹豫,觉得他是信得过的人,便把许素衣和顾从之的事情告诉他了。
“如此,容我打听一番。”牧遥点点头,又道:“上次你让我查使者的事情,我已有了眉目。”
他说着,呈上一封信。
顾南桑眉头一松,接了过来:“这么快?定是十分辛苦吧,有劳你了,牧遥哥。”
牧遥顿时摆手:“三小姐,从前我身份未明,你叫我一声哥便罢了,可如今……如今我是大公子的手下,你再如此,不合适。”
顾南桑知道,他不是妄自菲薄,只是因为周清萧的原因,所以不想僭越,怕引起误会。理是这个理,但就是有点别扭,就好像……顾南桑一定会和周清萧在一起一样。
顾南桑倒被自己这个念头吓了一跳,顿时垂下眼,挥开心里这些有的没的,谢过了牧遥,转身回了自己的房间。
但她还来不及拆开信封,便听清芷说,顾东青回来了。
顾南桑忙快步跑到前厅,把今日遇到顾家姐妹的事情与他细细说了。
顾东青神情一沉,也知道事情不简单,立刻道:“东西就别收拾了,咱们立即回去,这事必得要请示母亲。”
兄妹两人各自带了随身的一个侍从,立即赶回了临风城。
许氏正坐在正堂之内,表情肃穆,冷眼看着堂下笑脸盈盈的一个男子。
那男子顾南桑觉得眼熟,看了一会,终于想起来,顾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顾舒墨,倒是温文儒雅,很识大体。另外一个叫做顾舒云,倒是没有在鸿鹄书院念书,见得少,偶尔正阳城有诗会或是花会,顾南桑陪着周清猗参加,只认了个脸熟。
顾舒云长相出众,声音朗朗,礼数也周到,他朝许氏作揖行礼,道:“许家婶婶,今日我奉顾家家主之命前来,递上拜帖,想请四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回家,认祖归宗,入我顾家族谱,也好宽慰我三叔的在天之灵,还请你行个方便。”
这话乍一听好似没什么毛病,但细品却不是那个滋味。
他一口一个许家婶婶,直接是不认许氏是顾家的媳妇,若真的尊重,便会使用敬语,而不是你啊你的。况且他称呼顾从之便是三叔,到了许氏这里便要加个许家,真是诛心。
并且他也不说商量着,直接就要让许氏行个方便,怕是想把顾家四个孩子都带走。
许氏的表情一直都是平静的,纵然眼角已有了沟壑,但当年的美丽已经沉淀为一种无形的威严,她不慌不忙抿了一口茶水,眼见着顾顾东青和顾南桑在门外等着,便摆手道:“进来吧。”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依言进去了。
顾舒云顿时道:“三弟,七妹,你们……”
“这位公子请慎言。”顾东青淡声道:“虽然你我都姓顾,称兄道弟倒也无不可,但这排行,却不是乱称呼的。”
“错不了,错不了。”顾舒云却道:“我儿时与三叔十分亲近,他纵然英年早逝,可他的相貌我却一直记得。你们的相貌,与他真真是十分相像啊!且你们的年纪,也正好与当年三叔离家时对的上,这便是滴血认亲,上查三代,也是铁铮铮的事实呀!”
好一张嘴,如此能说会道,怪不得被请来当代表。
顾南桑看得皱眉,却知道自己不好插嘴。
他们是顾从之的后代是事实,来到幽州这么久,从未想过要与顾家、许家联系上,顾家突如其来的相认,着实蹊跷。眼下顾舒云说得有鼻子有眼的,手中必然有什么证据,若现在急于否认,也不知是好是坏,只能静观其变。
她上午才和顾家姐妹分开,听闻顾晗月要找她爹写拜帖,立刻就回了临风城,不想对方早就算计好了,这拜帖连带顾舒云这说客,一并找到了临风城的顾宅,可真真是好算计。
“你这小孩,如此放肆。”许素衣听着顾舒云说完,手里的茶盏不轻不重地搁在黄杨木桌上,发出一道闷响,目光沉沉地扫过去,冷眼道:“我顾家纵然经商,但早年也是务农起家,更不必说如今家中还有一个举人。纵然正阳城的顾家乃是世家,但也不可如此轻慢无礼。听你的意思,话里话外倒把我当一个外室看待了?我告诉你,别说我是明媒正娶进门的,便是个没名没分的外室,你也得拿出证据,看我这四个儿女,如何就是你家的子嗣?若只是因为我家姓顾,便要下此定论,我可真要为你家担心,天底下那么多姓顾的,你可怎的忙得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