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加盟者一百名(1/2)
想通了这一层,顾南桑总算知道,为什么生意这么好,而且来的都是文人了。
她看了看顾北槐,顿时笑起来:“当然不是我写的啦,你干嘛皱着个眉毛?”
顾北槐却不信:“那明明就是你的字,虽然刻意写得工整了,但别人认不出来,我还不能吗?”
这便是唯一失策的地方了。
顾南桑摸了摸鼻子,轻咳一声,道:“真不是我写的,是我做了个梦,里面有位女词人十分了得,才华横溢,所以我就记下了。”
“姐!”顾北槐着急:“哪有那么多梦可做?你总是这般,为何不告诉我?这下写出来,如何是好?”
顾南桑不知道他为什么这么着急,一时有些迷糊:“你为何这么说?”
顾北槐顿时说不出口。
他今天和友人结伴出行,路过这家店,知道是姐姐开的,原想着,若是生意不好,便来帮衬一点,自己偷偷掏腰包买一些。哪晓得同行的几个人一进门就看到那首词,顿时惊为天人,问都没问掌柜的一句,坚持认为这首词的店老板做的。而这店老板就叫李清照,点绛唇就是这首词的衍生物。
顾北槐都无语了,他当时没多想,只是暗自庆幸,幸好没有说出来,这店是自己姐姐开的。
但友人们却不放过他,都说他径直就往这家店来了,必定是知道他们不知道的秘密,要他说个所以然来。
顾北槐自然认出这是自己姐姐的字迹来,又不好明说,怕他们惦记自己姐姐,又怕老一辈的风气不开放,尤其是严夫子一辈的,担心他们觉得顾南桑不恪守女德,有所指摘。
他含含糊糊掩饰过去,在店里转了两圈了,终于等到顾南桑回来,这才迎了上来。
简单解释几句,顾南桑是何等通透之人,一下明白过来,顿时笑出声,拍了一下傻弟弟的头,道:“你担心做什么,对外就说不知道,这真不是我写的。你姐要是有这能耐,还用被严夫子责骂吗?早就考女状元去了!”
顾北槐还是不信,还想说什么,被顾南桑岔开了话题,让他带她去逛灯会猜灯谜。他不情不愿,很是勉强,但最终还是作罢了,毕竟从小到大,他就没拿她有办法过。
元宵灯会很是热闹,若非一早就知道了内情,顾南桑一点都感觉不到,边关已经开战了。
难以想象,远处硝烟滚滚,近处却歌舞升平,安居乐业。
“古往今来,将士们的英魂守护了多少安宁,真的是可敬可佩。”顾南桑说着,难得有些感慨:“也不知道边境战事如何,幽州学子们赶考是否顺利。”
“会顺利的。”顾北槐信心满满:“虽然今年风雪大,路难行,学子们都推迟了出发的时辰。但往年也不是没有过这样的例子,京城那边总是体谅的,想来今年若是来不及,也会循例推迟科考。”
顾南桑却一下想到了周清萧,他对朝廷的态度十分微妙,幽州与京城的联系远没有表面上那样客气礼貌,私下说不定是怎么样的情形。
加上眼下西凉开战,又选在这个时候,不知道究竟是怀着什么目的来。
她有种不太好的预感,但说不上所以然,也不想让顾北槐跟着忧心,便没有说出来。
过了正月,大部分书院都恢复了授课,流芳斋和鸿鹄书院也不例外,顾南桑又开始顶着严寒,每日与被窝缠绵分别,往返于采莲居与流芳斋之间了。
不过今年格外不一样些,原本她在学堂里没什么朋友,与同窗女子见面也不过点头之交。现在却不同,很多人都知道了,点绛唇是她一手开办的。加上眼下点绛唇的口红十分火热抢手,又是供不应求,一支难求,还有书生们的吹捧,愈发不得了。
顾南桑总算体会了一把坐着数钱的感觉,每日回去看着点绛唇的账目流水,心里的算盘打得是噼里啪啦的。
她想法多,不仅开了个会员制,还让作坊的师傅们抓紧时间研发新的色号,弄了个预售制度,把海报上的颜色全部用口红代替画上去。全城宣传营销,一时在正阳城里如火如荼,大受闺阁女子们追捧。
连季星阑看了都嫉妒,叹息道:“果然还是女子了解女子。”
顾南桑笑得不行。
到三月的时候,顾家的聘礼也下到了孟家,孟晚晴与顾东青的婚事正式定了下来。她便不再每日去流芳斋了,专心待在家里,绣自己的嫁衣和盖头。
三书六礼,第一个环节是纳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