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点绛唇(1/2)
初九一早,顾南桑便让人把画好的海报张贴到朝阳街的店铺门口,周边的街口路口,也都贴上几幅,附上店名店址,以及开业时间。
店名取得很通俗易懂,就叫点绛唇。
说到点绛唇,就不得不提起李清照这位杰出的女词人,顾南桑把她的诗写下来,装裱好,挂在店里大堂正中央,落款也是落的李清照的名字。
这样就显得点绛唇这个名字是有出处的,更符合时下人喜欢附庸风雅的风气。
除此之外,店里的小二也花了一番心思来招募。
不仅有男的,还有女子。
无论男女,均是面相周正,身材中等纤细之人,女子为了方便,选的是已婚妇女。
这可不好找,还是顾东青花了好大一番心思才给找到的,男女各两人。
顾南桑特意找来他们,训练了一番,无论是走姿还是言谈,都有要求。
这些人一开始觉得莫名,但看在薪资丰厚的份上,还是依言做了。
硬件都准备就绪了,顾南桑开始出门会友。
孟家姐妹自然作陪,还有之前在茱萸诗会上认识的刘家三姐妹和其他正阳城家里的女子。
顾南桑送出一些试用装给她们,她会友也是有选择性的,请的都是家里与经商沾边的人。若是高一级的世家,说不定会看不起,引来矛盾。
这些闺阁小姐们喜欢的话题就是胭脂水粉,顾南桑带来了新奇的玩意,还请她们喝茶,言谈又十分风趣,一下就赢得了在这个圈子里不少人好感。
既然已经做了这件事情,不管出发点是为了完成系统的任务,还是为了帮助赵秋鸿,又或者想自己创业,顾南桑就想做好。
如此宣传了几天,终于等到元宵节。
这一天,正阳城是没有宵禁的,王府还派出了巡逻的军队来维持秩序。无论男女老少,都选在这个时候上街游逛,白天有迎紫姑、逐鼠、踩高跷、走百病的习俗,到了晚间,还要猜灯谜、观灯、放莲灯,总之是热闹非凡的。
顾南桑一早吃完元宵,便抓起披风出门了,顾北槐有心想劝姐姐两句,想着今日是元宵,便也作罢了。友人也约了他一同出游,顾北槐想着,到时候去姐姐的店里瞧瞧。
点绛唇店门口热闹非凡,由于提早宣传了好几天,路过的人都很是好奇,有人都来打听了好几次了。
顾南桑让店里的两对男女穿上统一制式的衣裳在门口指引迎接,有人进店便开始介绍。
点绛唇有两层楼,一楼是陈列口红样式的,二楼作为接待闺阁女子的地方,让她们觉得有私密感,这样也方便一些。
目前的口红就分为四种色系,包装是白瓷和木质的,价格上也有所不同。
除此之外,顾南桑还特意让人制作了白色的唇膏,买口红就送一支,用来养护嘴唇是很好的。
如此新颖,又是爱美女子的必需品,在定价上面,自然就不是一般吃食那样小打小闹了。
木质口红定价八百文,陶瓷包装的一两银子。
这个价格可一点也不亲民,原本许多经常走街串巷的妇人都进来看了,但一看标价,连问都没问一句,便低头走了。
这个结果在顾南桑的预料之中,她倒也没觉得有什么,本来标价就是为了方便人看的,这样也能更快捷地筛选出客户群体来。
开设点绛唇之初,她所预想的客户群体,就不是太大众化的。
而且口红,一支可以用很久,无论是口红本身,还是口红的两种包装,制作成本都很高昂。前期又没有什么可以大量回本的替代品,自然价格就高了。
所以店里只有一开始十分热闹,不多时,就只剩下了一些衣着打扮很是考究的男子,以及戴着面纱的女子。
也有人拿着口红小样,在店员的指引下,上二楼去试妆了。
顾南桑一直没有说话,她并不想出面,今天来就是想看看成效如何,店面的掌柜是个女子,名叫秀荷,是顾东青从临风城的胭脂铺调来的,很是稳妥,顾南桑看了她的待人处事,觉得信得过,就留下了。
秀荷看了看站在角落的顾南桑,上前一步,小声道:“小姐莫要担忧,如此价格,自然不会有太多人来。但咱们的口红是好东西,识货的人自然会再来的。”
顾南桑闻言失笑:“我知道,今天能有这么多人,已经出乎我的预料了。”
她想了想,看着店里的陈设,道:“这些包装还是不够精致,你再看看。”
“是。”秀荷记下顾南桑说的几个想法。
“前期就这些颜色了。”顾南桑道:“接下来你要与作坊联络好,三位师傅们在研制新的颜色。木质的咱们多出一点,价格定低一些,各个档位的都要有。白瓷的少一些,尽量独特,用料要更加精细,后期还可以出一些限量版。”
秀荷无父无母,嫁的男人也是父母双亡,两人撑起一个家,还有了两个孩子,一开始便是靠着经商发家,自认在经商方面还是很有心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