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故风裁新桑 > 第五十七章、孟静松来访

第五十七章、孟静松来访(2/2)

目录

“好。”顾北槐看了一眼孟静松,腼腆地笑了笑,但还是很快走到顾南桑身边,主动接过她手里的灯笼,把手放在她掌心。

两人肩并着肩,小声说着什么,显得亲密无间的样子。

“静松兄,一道过去吧。”顾北槐又叫了孟静松一声。

顾南桑回头,朝孟静松微微一笑:“走吧。”

那一笑好似刻意放慢的动作,带着少女的娇憨,抬眸之间又有一分狡黠,显得格外灵动。

孟静松此时方才恍然,蓦然回神,说不上感觉,模糊间无声感叹一句。

看来是太久没有看到顾三姑娘了。

三人前后脚走到正院,刘霞已经布好菜,德婶正与孟静松的随从知书说话,见了顾南桑三人,院子里的人纷纷行礼。

“如今你们家也算初有雏形了。”孟静松看得点头,道:“今年你要参加乡试秋闱,以我之见,不如此番随我一同去往正阳城,也好有个照应。”

乡试是科举中的第二环,每三年在各个大省以及京城开办,必须是秀才以上的身份才能参与,因在八月中秋前举行,所以称为秋闱。参与的考生,若被正榜录取,则成为举人。

孟静松如今在正阳城的州学念书,他已经是举人的身份,即将参加明年京城的春闱,即为会试,若被录取,则成为贡士。

贡士之后,便是殿试,由皇帝亲自校考,若能高中状元,便是举族大喜事,光耀门楣,享誉三代。

像孟静松这样年纪轻轻,还不到二十岁便是举人的身份,实属罕见,已经可以称为身怀大才之人。

而顾北槐今年也才十二岁半,若真能中举人,只怕要打破幽州的记录,成为天才了。

但他本人并不觉得这场乡试多么重要,只是尽力而为,顾家上下也全然没有紧张的氛围,只是顺其自然。

相比其他友人家里严肃备考的气氛,孟静松觉得顾家的环境更为轻松自在,也难怪能养出顾北槐这样才思敏捷之辈,以及顾南桑那般灵动秀逸。

他忽然脚步一顿。

怎么想起顾南桑了?

孟静松不动声色地看了顾南桑一眼,那种奇异的感觉又来了,连他自己都觉得自己莫名其妙。

“一同去往正阳城,的确便利,若到时赶考,只怕还要耽误时日。”顾北槐点头,又道:“此事还需问过大哥和娘,左右如今还有些日子,你不妨在我家住下,届时我们一起回去。”

“也好。”孟静松颔首。

“三小姐!”顾南桑忽然听到一道清脆的声音。

回头一看,却是孟晚月身边的贴身丫鬟,江花。

“江花,你也来了?”顾南桑松开顾北槐的手,笑道:“怎的不在晚月身边?”

“三小姐可别提了。”江花扁扁嘴,讨饶道:“此番出门,江花可是得了主子的叮嘱,一定要将您请到正阳城才行,否则便不让我伺候了。”

顾南桑失笑:“她还是这样。”

不过说起来,顾南桑和孟家姐妹,也有许久不曾见面了。平素虽然没有断过书信来往,但总归不比见面亲近。

几人说着话,许氏和顾西洲也出来了。

顾东青也从大门外进来,远远地就朗声道:“家中来了贵客,看来今日这螃蟹买的正是时候。”

他走了进来,孟静松也笑起来,两人一前一后抱拳行礼。

“一路可好?”顾东青与孟静松同岁,比起在孟看松面前,更有兄长的风范,拍拍他的肩膀,笑道:“许久不见你了,今日可要多喝几杯。”

“是。”孟静松点头,跟着顾东青一前一后落座。

都是相熟的人,倒也没有男女分桌,大家都其乐融融地坐着,孟静松和顾东青来往几杯,又说起来意。

“左右我还要年底才动身去京城,而北槐的乡试就在十日后,我想着,还是尽早去正阳城安顿为好。”

顾东青看了一眼许氏。

许氏神情如常,仿佛根本不记得,正阳城内有不认可她的夫家和娘家一般。

“孟二哥说的正是。”顾南桑和顾东青对视一眼,笑道:“正好,晚月都派了江花来接我了,若再不去,只怕就要冲到我家里来。此番北槐若独自前去,无人照料,我便跟着一同去吧。”

顾东青看懂了妹妹的眼神,也笑了起来,道:“大哥不是读书的料子,小弟用功,我脸上也有光。这半年给你存了些赶考的银子,在正阳城里置了座小院,你便去住着吧。”

顾北槐眼神晶亮,给顾东青夹了一只螃蟹,脆生生道:“多谢大哥!”

这半年来,故梦温鼎店生意火爆,加上两年前,顾东青没少在幽州奔走,因此开起第二家店来,更是轻而易举。不到两个月,便在西城门开了第二家店,随后利用宣传造势,如今在临风城内,已经有六家温鼎店了。

若非顾南桑说,要给后面的加盟者留下机会,吸引更多区域的经销商,只怕温鼎店的数量要更加惊人。

而且,顾家也不是单单靠着温鼎店的,顾东青本就很有生意头脑。除了顾南桑一开始的点拨,如今他完全独立,除开温鼎店,还涉及了典当、布庄、酒庄、古玩字画等店面,虽然规模都还小,但已经初具规模。

如今,顾家可是正正经经的小富人家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