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全国粮票(2/2)
这也让何保国有点意外。
不用说也知道,三大爷肯定是有事。
至于三大爷有什么事,何保国虽然好奇,却也没急着问,三大爷自己肯定会说。却见三大爷也没扯东扯西的,来了就直入正题。
从兜里拿出了几张粮票,三大爷也就说出了来意。
原来,三大爷有了几斤全国粮票,就想让何保国帮他换些粗粮。全国粮票可是好东西。
这年代去外地,不仅要介绍信,也要把地方粮票兑换成全国粮票才行,不然地方粮票去了外地可永不了。
而全国粮票里有食用油,1斤全国粮票,有1钱的食用油吧!
所以,正常来说,拿地方粮票换全国粮票,还要加上油票才行。再看三大爷手里的全国粮票,竟是有着8斤。
如今,四九城1斤全国粮票可以换4斤左右的粗粮。三大爷能有几斤全国粮票,也是不简单。
至于来找何保国换粗粮,却也是何保国一向够意思。
再就是何保国路子广,弄些粗粮对他不难。
全国粮票里有油,但三大爷可没本事拿出来。
但何保国还是有本事把全国粮票里的油拿出来的。
“35斤白薯,你看行不?”何保国想了下,问三大爷。
“好好,没问题没问题,老何,又麻烦你了。”三大爷一脸的笑容。
拿着全国粮票去左家庄换白薯,1斤粮票能换个4斤白薯就不错了。8斤全国粮票,也就换个32斤白薯。
何保国却能给他弄35斤白薯。对三大爷来说,这就是赚了。
“看你还见外了。”何保国笑了笑,也收下了三大爷手里的粮票。
几十斤白薯换8斤全国粮票,何保国也不亏,还是能小赚一点的。又谢了下,三大爷也就乐呵呵的转身回家去了。
“爸,8斤全国粮票换35斤白薯?这亏了吧!”何雨水也在家,把一切看在眼里,这时看三大爷也走了,她就忍不住开口说。
在何雨水看来,32斤白薯换8斤全国粮票也就行了,多3斤白薯就小亏了。
“全国粮票你有油,不亏。”何保国笑了笑。
“爸,你能把全国粮票里的油拿出来?”何雨水也有着惊讶。
何保国却没多说,继续看报纸。
几十斤白薯而己,这对何保国不是什么难事。
阎家。
三大妈看到老伴乐呵呵的回来,也就知道结果肯定不错。
“能换几斤粗粮?”三大妈问。
“35斤白薯。”三大爷笑着说。
一听这话,三大妈也有点惊讶,接着就是高兴了。
本来,三大妈的意思是让大儿子阎解成骑车去一趟左家庄,估计8斤全国粮票能换个32斤白薯,就是少一点,换个30斤也是可以。
但老伴却去麻烦何保国,对此,她也没反对。何保国一直都比较敞亮,人也局气。
说起来,何保国也帮了阎家不少。
甚至可以说,要不是何保国提点,三大妈也不会找到份工作。
公私合营前,何保国就透露了,可见消息灵通。
也正因为相信何保国,三大妈早早把户口迁到城里来,为此,还找人,送了礼,毕竟她迁户口那时已经严了,而事实也证明了她迁户口很正确,要不是迁户口,也很难找到工作。
当她也有了份工作,家里就是双职工了。在外说起自家是双职工,别人都高看一眼。想想就美。
而这次,8斤全国粮票能和何保国换35斤白薯,何保国真是够意思。
“老何的为人没得说。”三大爷笑着说。
和老何把关系搞好,就没错。
要说院里和何家关系最差的,要说贾家。
在三大爷看来,贾家就是不会算计,要是和何家搞好关系,肯定能有不少好处。贾东旭的媳妇马荷花还是有点脑子的,想缓和贾家和何家的关系,只是没成功。
贾张氏和贾东旭拖后腿啊!
接着,三大爷两口子又商量着家里多了35斤白薯之后要怎么吃,每天吃多少,争取家里能多点存粮。
过日子嘛,当然要精打细算,这柴米油盐的。
吃不穷穿不起,算计不到要受穷啊!
哪怕现在自家是双职工了,每个月的收入也高了,一大家子都能吃饱了,而家里还能有点存粮了。
也用不着买高价粮。
要是家里少存点粮,再买点高价粮,家里就是吃点细粮,甚至吃口油渣什么的都可以。但现在,三大爷家都是粗粮,大白菜,萝卜之类,最多三大爷偶尔钓个鱼回来改善伙食。可即如此,三大等一家好歹都能填饱肚子,而这年代能吃饱就己经比大部分人好了
所以,不仅三大爷两口子对现在的生活挺满足,阎解成阎解放阎解旷和阎解娣也不觉得差
“把家里的全国粮票都给我,明天我一起处理了。”
在家吃过饭,何保国也就对家里媳妇说:
秦淮茹一听,也就去拿票了。
家里钱盒子里,厚厚一叠的票,其中粮票就不少,大部分是本地粮票,也有些全国粮票。
就何家现在863的全国粮票,加上三大爷拿来的8斤,一共是22斤全国粮票。
粮票也是有使用期的,一般也就半年,过期就作废了。
当然,如果把粮票放家里收藏,当然另当别论,但如果想着使用,也就不能过期。每当家里的全国粮票攒多了,也都是何保国拿去卖掉,也能弄点食用油回来。
如今,大家肚子里都是缺油水,食用油也就很重要。
有油的全国粮票还是受欢迎的,只不过,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把油拿出来。
否则,三大爷也不会同意35斤白薯就换他8斤全国粮票。
这么多年了,何保国还是吃不惯粗粮。说起来,还是何保国吃的粗粮少。
但也不怪他,实在是这年代的粗粮太难吃了,真是受罪啊!
所以,能不吃,他也就不吃。
现在,院里要说谁家的粗粮最多,估计是三大爷家了,但要说谁家的细粮最多,那肯定是何家。
22斤全国粮票收好,何保国明天也就能卖些粮,再弄点食用油回来了。
虽说随身空间里还有不少食用油,但却不好一下子拿出太多,都是想着法的一点点往家拿院里院外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何家呢!
夜晚,四合院里大部分人都睡下了,但三大爷两口子却还在家里等着,
突然,三大爷听到院外有人敲门。
“应该是老何回来了。”三大爷笑着说。
顿时,三大爷也就起身出去开门。
院门一开,也就看到了何保国。
何保国推着自行车,而在他自行车上放着一袋白薯。
不多不少,35斤白薯。
三大爷拿8斤全国粮票换的。
既然答应了,何保国也就给弄来。
之所以这大晚上的,也是为了避免一些麻烦。
虽说是粗粮,但35斤白薯也让人眼红。
当然,三大爷避免给了8斤全国粮票,所以,就是被街坊邻里知道,也不是多大的麻烦,
但能减少点麻烦对何保国来说当然也是好事。
“称一下,35斤白薯。”何保国说,
“看你这话说的,你老何的为人,我还能信不过?”三大爷笑着说。
接着,三大爷也就把卸下了何保国车上的35斤白薯,接着又提着回家。
太晚了,何保国也没多聊,推着车去了中院。
回了家,何保国洗个脚也就睡了。
再说阎家,关起门来,三大妈却还是拿了秤过来。
称了下,重量没错。
“就说吧!老何不至于。”三大爷说着。
“称一下更放心。”三大妈说了句。
老两口一想到家里多了35斤粗粮,就都是乐呵呵。
这下,家里也能多存点粮了。
在这年代,吃饱饭就是最大的事,而家里有点存粮更是让人羡慕的。
现在,三大爷家就有存粮,只是还不多。
而三大爷两口子则想着让家里存粮能多一些。
饿过肚子,也就明白存粮的重要性。
毕竟家里的存粮多了,以后要是定量少了,又买不到高价粮,有存粮也好歹不会饿肚子。
以备不时之需啊!
有这想法的也不只是三大爷两口子,这年代可太多了。
要不是阎家是双职工,大人孩子都有定量,想家里存点粮可是很难的,没准还要邻里帮衬帮衬。
至于现在,三大爷家精打细算,勤俭持家,小日子也能越过越好。
几天时间一晃而过。
今天过节,厂里放假1天,学校也是放假。
四合院里也就比往常要热闹。
过节了,家家户户也都吃的稍微好一点,
傻柱的媳妇一大早就去菜场割了半斤肉,中午做个红烧肉。
老易两口子打算包点白菜饺子吃。
至于何家,秦淮茹买了条草鱼,打算做糖醋鱼。
另外,何保国有点想吃茶叶蛋,也就打算煮点。
当何家要煮茶叶蛋的消息一传开,顿时,傻柱拿了4个鸡蛋来,二大爷家拿了5个鸡蛋来,三大爷家拿了3个鸡蛋来,老易……
当然,大家这不是送鸡蛋给何家,而是借何家的锅一起煮。
也不是第一次了,煮茶叶蛋,煮几个是煮,煮几十个也是煮。
而煮茶叶蛋要放料的,既然何家要煮几个茶叶蛋,大家也拿几个鸡蛋来,这也算占到便宜了。
对此,何保国也不介意让邻里占点便宜。
拿出家里的大锅,洗刷干净,冷水下锅。
因为一下子要煮的茶叶蛋多,所以,料放少了不入味。
看到何保国拿出不少料,就是傻柱看了都觉得太多了。
“爸,咱家自己煮几个茶叶蛋也就行了,别人来占便宜,你也不拒绝~~”
傻柱抱怨着。
“你个傻了吧唧的,别人麻烦咱家,不也欠了个人情,以后指不定就能用上。”
何保国淡淡说。
一个大院的邻居,人情往来,也是难免的,不能不合群。
虽说何家和贾家不来往,但也不能和大家都不来往吧!
至少也要拉拢住院里大部分人。
毕竟不管单位还是四合院里,都提倡个团结,讲究集体荣誉感。
邻里不一定能帮你,但难保不会坏你好事。
看傻柱不认同的样子,何保国也就懒得和他多说了。
没多久,特殊的香味也就传到了厨房外院子里。
最重要的是,何保国他也不差这点,
院子里的人都能闻到。
不少孩子都跑到何家的厨房外了。
对于茶叶蛋,院里众人都是知道。
但真正吃过茶叶蛋的,这院里也只有少数人。
鸡蛋就不是随便吃的,更别说是茶叶蛋了。
不夸张的说,茶叶蛋在大家看来比红烧肉也差不了多少了。
虽说鸡蛋没猪肉贵,但煮茶叶蛋也是要加入不少料的,这就不便宜。
“还是老何舍得啊!1年少说也会煮几次茶叶蛋。”
“也就他家茶叶多。”
“除了茶叶包,还要不少料的。”
“1斤茶叶蛋,我看比1斤生猪肉贵都是应该的。”
坐在院子里唠家常的几个大妈边闻着从何家厨房传出的茶叶蛋香味,边聊着。
一聊到茶叶蛋,这几个大妈也是兴致勃勃。
贾张氏,贾东旭,还有马荷花,也都在院子里,但脸色却都不怎么好。
刚才,马荷花拿着5个鸡蛋去何家,也想占点便宜,结果傻柱却说何家的锅煮不下了,然后还是何保国开口,也帮贾家煮1个。
这可就让马荷花越想越气,煮一个什么意思?
要是不煮,贾家还能有些话说,但何家煮茶叶蛋,也帮贾家煮了,虽然只有1个。这就让贾家不太好说了。
关键1个茶叶蛋怎么分?她吃?贾东旭吃?贾张氏吃?
她觉得还是给孩子吃吧!棒梗吃半个茶叶蛋,小当也吃半个茶叶蛋。
家里有孩子,大人也就不吃了,省下来给孩子吃。
然而,她是这么想,但贾张氏和贾东旭可不是这么想,尤其是贾张氏,嘴馋呢
闻着茶叶蛋的香味,让贾张氏不吃,她才不愿意。
煮个茶叶蛋也要不少时间,何保国来院子里透透气,也顺便抽支烟,厨房里有傻柱看着火,至于厨房外,一群孩子却没散了。
何保国也挺无奈,煮个茶叶蛋都是大事。
趁着今天过节,才想着煮几个茶叶蛋自家吃。
不过,何家现在也是人多,每人吃个茶叶蛋,何家煮的几个鸡蛋也就基本不剩了。
当茶叶蛋煮好了,也就开始分蛋。
例如之前二大爷家拿了5个鸡蛋来,现在也就拿5个茶叶蛋。
至于鸡蛋有大有小,大的当然都归何家了,这点,大家却都不说什么,也觉得是应该的。
马荷花也来挑了个茶叶蛋走。
剥了个茶叶蛋,何保国就吃了起来。
由于不多,何保国也只吃了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