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老易两口子vs贾东旭两口子(2/2)
既然东旭和马荷花都还年轻,就该多生几个大胖小子,给贾家开枝散叶才对。
要是马荷花故意不给东旭生孩子,这心可就太黑了。
其实,贾张氏早就怀疑了,现在是忍不住和马荷花摊牌。
而贾张氏也想好了,马荷花如果不承认,她也要找个时间硬拉着马荷花去医院检查,如果马荷花真上了环,她可不会放过这儿媳。
在贾张氏看来,马荷花一个农村寡妇,带着2个孩子嫁给东旭,这是多大的福分?就该多给东旭生几个大胖小子。
另外,贾张氏认为还是个好婆婆。
至于一开始贾张氏想磋磨马荷花,而马荷花却很厉害,这没必要提。
反正她贾张氏是个好婆婆就对了。
“妈,我怎么可能上环啊!你怎么能这样想?在你眼里我就是这样的人吗?”
马荷花满脸的‘委屈’,声音也大了起来。
而马荷花心里:看人真准!但这能怪她吗?她也能无奈。
婆婆和丈夫都不是善类,她敢生吗?
为了棒梗和小当,说什么也不能给贾东旭生啊!只有这样,贾东旭,还有贾张氏,才能对棒梗和小当好,尤其是对棒梗好,将来能依靠的只有棒梗。
“你小声点。”贾张氏皱着眉。
马荷花这么大声,不仅老易和贾东旭都听到了,对门的何家也肯定听到了。
没多久,老易和贾东旭也就来了。
“荷花,怎么了这是?”老易问。
刚才老易没听清楚,而贾东旭也是没听清楚。
“妈她怀疑我上环了,说我不想给东旭生孩子,我真是太冤枉了。”马荷花说着就抹眼泪其实,不仅贾张氏怀疑,老易也有这怀疑。
不过,马荷花不给贾东旭生孩子才好,老易可不着贾张氏和贾东旭好。
当然,老易也看出马荷花并非善类。
棒梗和小当都还小,但在这样的家庭,将来估计都会长歪。
因此,老易很理智,他下一步就是找个合适的时间和贾张氏先把婚离了。
等和贾张氏离了,他就领养个孩子,然后可以考虑再娶个媳妇,要没孩子的,年纪可以和他差不多,也不要求多漂亮什么的,只要贤惠,心肠好,能照顾好他和孩子,并把孩子教好,至于孩子以后有大出息什么的,就不想那么远了...
他现在离退休还早,还有时间。
对于和贾张氏离婚,他的打算明年(53年)找个时间。
53年领养个孩子,65年左右也差不多成年了,这才原剧开场。所以说,老易的时间还是很充足的。
对他来说,和贾张氏离婚是个难题,但明年他说什么也要离了。
而领养孩子和再娶媳妇,都要擦亮眼睛了。
只要这些都不出问题,也就不愁晚年没人给他养老了。
贾东旭怀疑的目光看向马荷花,显然,他也并不相信马荷花。
“荷花不是这样的人,别瞎说,传出去让人看了笑话。”老易面色一沉,为马荷花说话。
马荷花刚嫁到贾家时还不了解,但随着日子一天天过着,她也早就看出老易对贾家母子的态度,也打听过了,知道老易被贾张氏骗惨了。
要说老易会和贾张氏过一辈子,马荷花可不信,迟早会离。
但在老易和贾张氏离婚之前,却是马荷花的一大依仗。
另外,老易存款多,工资高,马荷花心中也算计着,简单来说,老易和贾张氏离婚可以,但最好多留点钱在贾家,毕竟,贾家的一切以后可都是棒梗的。
何保国竖着耳朵,隐约听到马荷花说什么上环。
估计是贾张氏怀疑马荷花上环了,而马荷花没准还真的偷偷上环了,或者她以前能生,现在不能生了,身子坏了。
至于马荷花和贾东旭身体都没问题,却生不出孩子,也不是完全没这可能,只是概率很小老易,贾张氏,贾东旭和马荷花,都是心眼不少。
说贾家几个人有800个心眼都不为过。
贾张氏以前是寡妇,农村出来的,而马荷花以前也是农村寡妇。寡妇vs寡妇,就看谁技高一筹了。
贾张氏是马荷花的婆婆,身份上占优势。
不过,马荷花名声比贾张氏好,又有老易帮她,并且她也泼辣,就没被贾张氏拿捏。贾东旭都有些被马荷花拿捏了。。
传开了,贾张氏怀疑她儿媳偷偷上环的事在院里传开了。
而不管是二大妈还是三大妈,又或是许富贵两口子,都是说贾张氏不好。
身为婆婆,却怀疑儿媳上环,这像话吗?
老易虽然和贾张氏是两口子,但他却‘公正无私’。
并且,老易还给贾张氏扣了个看不起农村寡妇的大帽子。
贾张氏在南锣鼓巷本就名声很差,帮他说话的就没几个。
马荷花装的很委屈,心中却在盘算。
既然贾张氏问了,那么,接下来估计就会硬拉着她去医院检查。
“看来要尽快把环摘了。”马荷花心想。
至于说去开个假证明什么的,且不说操作的难度,贾张氏估计也不会相信。
但要瞒着所有人,悄悄把环摘了,这也不是太容易。
她,需要老易的帮助。
没错,她决定和老易坦白。有老易帮她,才能万无一失。
有了考虑,她也不迟疑。
找了个机会,她也就对老易坦白了。
“所以,你是真的上环了?”老易看着他这个‘儿媳’。
其实,老易猜到了,却没想到马荷花会对他坦白。
而以老易的智商,自然也明白了马荷花是如何想的。
马荷花在贾家母子面前不承认上环,贾张氏肯定会硬拉着马荷花去医院检查。
也许会是今天,也许会是明天,也许过几天。
马荷花肯定是想着尽快摘了环,又要瞒着贾家母子。
等过了这一关,再偷偷上环,谁还怀疑她?
之后,她迟迟不给贾东旭生孩子,就算贾东旭拿着医院开的证明,说他身体没问题,又有几个人相信?
这么算计贾家母子是不是有点··
但老易想到贾张氏是如何骗他的,而他在贾东旭身上的投入,又想到他前妻改嫁后生了个大胖小子,如此种种,让他心理就有些扭曲。
老易本就不是他表现出来的老好人。
经过一次次的打击,老易也有些黑化了。
“爸,我也是为了孩子,你应该也可以理解,你就帮帮我吧!我以后给你养老。”马荷花跪下来哀求了。
老易嘴角抽搐了下,给他养老?他心领了,但不需要。
说是给他养老,其实是图他房子,图他钱,图他工作岗位吧!等到手了,肯定一脚把他踹开。
他也看出了,马荷花就不是普类。
马荷花嫁到贾家,可真就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对,他老易是个绝户不假,想有个人能给他养老,但他也有要求的,宁缺毋滥,可看不上这马荷花,还想给他养老?长的不漂亮,想的倒挺美。
“我知道你不容易,我帮你这次,以后和东旭好好过日子吧!”老易淡淡说。
见老易这态度,虽然在意料之中,但马荷花还是有些失望,不过,老易能帮她就好。
何保国中午回家吃个饭,就看到贾张氏硬拉着马荷花出去。
“妈,我真没上环,你就相信我吧!”马荷花很是委屈的样子。
“哼,有没有上环不是你说,要看医院检查。”贾张氏冷着脸,明摆着就是不相信马荷花这下,不仅何保国看到了,院里的人基本上都是看到了。
接着,院外也有不少人看到了。
一时间,整个南锣鼓巷的不少人是议论纷纷,指指点点。
“95号院的一大妈真不是什么好东西,说她儿媳上环了,硬拉着要去医院检查。”“她是看不起农村寡妇。”
“哼,她自己还是农村户口呢,以前不也是个寡妇?”
“怀疑她儿她上环?我看她是以己度人,她自己上环了,就觉得别的寡妇都和她一样。”“我看是她儿子不行。”
“她就不是个正经人。”“臭不要脸的。”
“易中海原本以为自己是贾东旭的亲爹,这说明了啥?”
“贾东旭不是易中海的种,也不一定就是老贾的,指不定是哪个野男人的。”
“不守妇道~”
出了大院,在街道随便走走,何保国就听到不少人在骂贾张氏。
如今,贾张氏的名声在南锣鼓巷太差了。
贾张氏硬拉着马荷花去了附近的一家医院。
检查有没有上环,这并不是多难。
不到1个小时,贾张氏和马荷花也就回到南锣鼓巷了。
经过检查,确定了马荷花没上环。
这下,质张民的人他就更多了。
至于马荷花,她可是受了‘大委屈’。
贾张氏承认她有赌的成分,但她赌输了。
本以为马荷花肯定上环了,没想到竟然没上环。看来她还真是误会了马荷花。
但马荷花没上环,东旭和她又没少折腾,她肚子却没动静,那......
“难道是东旭身体有问题,他要面子,就去医院开了个假证明?但也不对,他没少折腾啊!”贾张氏想不明白了。
要么就是东旭身体有问题,要么就是‘缘分’没到。
但都新时代了,什么‘缘分’不‘缘分’,有科学依据吗?既然两口子身体都没问题,那不可能没孩子。
反之,既然没孩子,那肯定有一方身体有问题。
马荷花可是生了2个孩子,又还年轻,不可能是她。
所以,其实问题还是出在了东旭身上?
对于这个结果,她难以接受。
回到了大院,马荷花也没进屋,就坐在家门口埋头哭。尽管院子里很冷。
“你这个张丫头,打你来这四合院,我就看出你不是个好人,怀疑儿媳上环?你就是这么当婆婆的?”聋老太太拄着拐杖,这时也指责贾张氏。
但贾张氏拉着马荷花去医院时,可没见老太太站出来说半句。
经过医院的检查,确定了马荷花没上环,老太太可不是第一个指责贾张氏的。
身为这四合院的‘老祖宗’,老太太也要抖个‘威风’,不然大家都不把她当回事。
以前老易两口子照顾她,捧着她,也是做好一个孝顺老人的榜样,以后大院里的小辈也就孝顺老易两口子,而她辈分是大院最高的,把她捧成‘老祖宗’,这对老易两口子也有好处。
然而,先是传出贾东旭是老易的儿子,接着,老易两口子闹矛盾离了婚。
这下,她老太太的日子虽然不至于过不下去,但远没以前滋润了。对贾张氏,老太太也是恨,要不是贾张氏瞎折腾,至于会这样吗?帮马荷花只是个借口,教训教训贾张氏才是目的。。
南锣鼓巷,贾东旭脸色很不好看,刚下班回来,不少看到他的街坊都以同情目光。
他也清楚是怎么回事,他那个妈怀疑马荷花偷偷上环了,于是,硬拉着马荷花去医院检查,结果却是马荷花没上环。
既然马荷花没上环,也就不存在避孕,那么,肚子迟迟没动静就是他贾东旭不行了。并且,这事还在南锣鼓巷传开了。
街坊们会如何想,如何看他,还能用吗?或是报以同情,或是看他笑话。但他去过医院检查了,他身体没问题啊!
“不行,我要多去几家医院再检查检查。”贾东旭心想着。
尽管去医院检查这有些抹不开面子,但家里媳妇没问题,却又迟迟怀不上,他就把脸面抛一边。
如果真是他有什么问题,也能早治疗。
“东旭下班啦!”三大爷正在院门口劈柴,就看到贾东旭下班回来,也就打了个招呼。“三大爷。”贾东旭态度冷淡。
也不和三大爷多聊,贾东旭也推着车往中院去。
看到何保国从外头回来,三大爷还会帮着抬一下自行车呢,而看到贾东旭,三大爷就没这态度了。
说起来,三大爷和贾家的关系也不咋地。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看了眼中院的贾家,三大爷喃喃自语。
贾张氏是个老虔婆,马荷花其实也好不到哪去。
三大爷看人还是挺准的,看出马荷花就不是个简单的。
而老易是绝户,看来贾东旭也是个绝户。
但他也犯不着为老易操心,老易现在有媳妇,有‘儿子’和‘儿媳’,还有‘孙子孙女”呢!
拉帮套?不要说话这么难听,老易他这叫一步到位。至于贾东旭,有‘儿子’和‘女儿”,就知足吧!
虽然不是贾东旭亲生的,但毕竟也跟他姓,和亲生的也没多大区别...吧~
收起思绪,三大爷继续砍柴。
天冷了,家里煤炭可不多,还是需要多各点木柴。
把门口堆着的木柴都劈好了,三大爷也就没什么事了。
这时,傻柱跑到院门口来,等了没多久,他爸也就推着自行车来了。
何保国这自行车上绑着不少煤炭。
这些煤炭当然都是买的,但能买到这么多煤炭可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事实上,何保国为了买到这么多煤炭可是找了些关系。
这大冷天的,家里的煤炭当然是要多备一些。
看到了,三大爷也‘热心’的跑来帮何保国抬了下自行车。
有傻柱和三大爷帮着台,何保国也是轻松了不少。
毕竟自行车本就不轻,车上还绑着不少煤炭,也就更重了。
三大爷是知道何家的煤炭不多了,而何保国买了这么多回来,1个月是不用愁了,加上何家也有些木柴,又可以多撑几天。
贾家。
“妈,你回农村吧!我每个月寄点2块钱给你。”
贾东旭忽然开口对他妈说。
贾张氏没想到贾东旭会对她说这话。
回农村?
她就是从农村回来的,可是清楚农村的苦。
虽说现在的农村比解放前好多了,但哪能比得上城里?在城里生活的好好的,她脑子秀逗了才会回农村去吃苦。
其实,贾东旭算有良心了。
贾张氏回农村去,可以种种田,加上贾东旭每个月寄2块钱给她,而且她还有养老本,根本就饿不着,不说吃香喝辣,但超过农村大部分人是不难。
贾东旭也怀疑过马荷花偷偷上环,他妈拉着马荷花去医院检查,这他不反对,但不该弄的人尽皆知。
偷偷拉着马荷花去医院检查一下就得了呗!
现在好了,在南锣鼓巷都传开了,他贾东旭面子往哪搁?
当然了,他还有个目的,他妈和易中海现在是两口子,要是他妈回农村,老易不可能放弃工作,如此一来,一个是农村,一个在城里,分隔两地,老易想离婚也就更难了。
而要是他妈在乡下人缘好,老易去乡下主动提出离婚,农村的人吐沫星子都会淹了老易,或是把老易打个半死。
就算他妈在乡下的人缘不是太好,但看在一个村,也肯定会有些人站出来帮她。
贾东旭的媳妇马荷花一听还有这好事,当然也不反对。
老易还没下班,估计是在厂里加班了。
家里一地鸡毛,老易都不想回家,在厂里也就积极工作,向八级工而努力。
贾张氏这时却是慌了,儿子儿媳都要她回农村。
顿时,就见贾张氏嚎哭起来,一屁股坐地上,双手拍大腿,又是哭着说儿子儿媳不孝顺了,又是让老贾带她走,她不活了。
这也是贾张氏的惯用套路了。
贾东旭是皱着眉,马荷花却双手叉腰,她可不吃贾张氏套。
对马荷花来说,把婆婆赶乡下去利大于弊。
应付贾东旭可比应付贾张氏容易多了。
何保国和傻柱刚把煤炭都堆放在家里,就听到贾家传出贾张氏嚎哭的骂声。
贾张氏的声音不小,何保国也是听的清楚。
“小贾两口子要把贾张氏送农村?”
何保国有点诧异。
有点意外,但仔细想想,却也可以理解。
对贾东旭两口子来说,把贾张氏送农村是利大于弊的事。
不仅何家的几个人都听到了,院里其余人也都听到了。
前院的住户,后院的住户,都是听到了。
但就是二大爷,三大妈,聋老太太,都没人跑去贾家。
1个多小时之后,老易也下班回了大院。
贾张氏哭的眼都肿了。
得知贾东旭两口子要把贾张氏送农村,老易立刻就是反对。
开玩笑,老易还想和贾张氏离婚呢,要是贾张氏回农村去,这个婚可就难离了。
于是,老易面色严肃地批评贾东旭两口子不孝顺。
当老易的目光看向马荷花,马荷花就不敢多说了,有把柄被老易攥着。和老易撕破脸,后果不是马荷花能承受的。
老易回来之前是2vs1,如今,却是3vs1了。
本是贾东旭两口子逼贾张氏回农村,现在,老易帮贾张氏,而马荷花认识到了‘错误’,也就改口了。
这可就让贾东旭郁闷了。
老易是有毒吧!怎么他一回来就变了?
或者说,这是老易在家里的‘掌控力’?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易中海他就是个绝户,一个拉帮套的。
贾张氏也暗暗松了口气,好在老易帮她,不然儿子儿媳肯定把她送乡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