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摔断腿(2/2)
而且,秦淮茹的饭量相对小一些。
这吃完鸡,秦淮茹就已经饱得不行了。
可肚子没吃饱,那种感觉着实有点难受。
于是,何保国灵机一动,借着上厕所的由头,巧妙地避开了秦淮茹的视线,然后从空间里掏出两个白面馒头,三两口就吃了下去。
在吃这方面,何保国可不愿意亏待自己。
不过,他随身带着空间,还有每个月空间里会自动生成3张卡这事儿,他可没跟任何人提起过。
就算秦淮茹已经是他的媳妇了,他也没把这个秘密告诉她。
填饱肚子后,何保国便和秦淮茹一起下山了。
在这山里想再找一只乌鸡,那可太难了,能发现这一只,全靠运气好。
甚至想找一株野菜都不容易。在山里游玩了一番,还吃到了美味的叫花鸡,何保国和秦淮茹的心情都格外舒畅。
下山的路上,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有说有笑的。
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这话一点都不假。
跟上山的时候比起来,这下山的路确实要难走一些。
好在这座山也不是特别高大险峻。
下了山,两人就朝着村口走去。然而,还没走到村口,就看到远处田埂那边围了一群人,隐隐还能听到小孩子的哭声。
对了,那边有棵特别大的桑树。
两人对视了一眼,何保国便和秦淮茹一起朝着那边走去,打算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这时,何保国又看到一个中年妇女背着药箱,脚步匆匆地往那边赶。
看样子是有孩子受伤了,村里的赤脚医生得知消息后,也急忙赶了过去。
那时候还没“赤脚医生”这个称呼呢,这说法是到了60年代才兴起来的。
在农村,赤脚医生那可是被当作大文化人看待的,特别受大家敬重。
选赤脚医生也是有规矩的,要么家里祖祖辈辈都搞医学,要么至少得是高中毕业,对医术和病理稍微懂点门道,之后还得去县里的卫生学校培训个一年左右的时间,等培训结束回到村里,就能当上赤脚医生了。
赤脚医生嘛,就是得光着脚去田里干活的医生,这给农村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不过也有不足的地方,一般赤脚医生也就只能治些小毛病,碰上大病就没什么办法了。
但即便如此,还是给乡下的老百姓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啊!
要是去大医院看病,对农村人来说可太难了,一方面是没时间,另一方面是交通不发达,还有看病得花不少钱也是个问题。
有些人更是小病就硬扛着,得了大病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瞧,那个背着药箱的中年妇女,估计就是秦家沟的“赤脚医生”了。
在大桑树下,围了好几个孩子,还有十多个大人。
有个孩子正哭得厉害,看样子还不到10岁,估计是之前爬树的时候摔下来了,正一边哭一边喊腿疼呢。
看到村里的医生来了,大家就自动让出了一条路。
这位医生还是有点真本事的,摸了摸孩子的腿,就确定是摔断了。
接着,就看到医生先把断了的骨头接上,然后涂上一些膏药,找来几根小木条,固定在孩子的腿上,再用草绳绑得结结实实的。
“好了,回去好好养着,接下来这1个月腿别沾水,过几天再来找我换药。”
至于孩子的腿能不能完全好起来,那就不好讲了。
孩子的父母赶忙不停地道谢。
随后,那个受伤的孩子让人给抱回了家,而刚才还围在旁边看热闹的人也都渐渐散去了。
从秦淮茹嘴里,何保国得知刚刚那位是村里唯一的医生,姓魏。
秦家沟里姓魏的人没多少,可魏大夫在村里的威望那可是相当高,就因为她有给人治病救人的本事。
两人聊着天,秦淮茹还提到了魏大夫前年把村里刘寡妇的病治好的事儿。当时刘寡妇上山去砍柴,一个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了一跤,右手给扭到了,稍微动一下就疼得直咧嘴。魏大夫过来查看之后,伸手就把刘寡妇的裤子给扯了下来,然后撒腿就跑开了。过了一会儿,她拿了个锣回来,使劲一敲,那刘寡妇慌得双手赶紧往上拉裤子,这会儿啊,光顾着害羞,都顾不上疼了。
何保国听了,忍不住笑了笑。
接着,秦淮茹又跟何保国讲了不少魏大夫给人治病时用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办法。
按照秦淮茹说的这些事儿,何保国对魏大夫也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觉得她医术挺不错的,而且手里有不少偏方,有些偏方用起来还挺神奇。
可以说,魏大夫为秦家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她这人性格直爽,大大咧咧的,还特别热心肠。
另外啊,魏大夫是个寡妇,她丈夫是烈士,她一个人拉扯着两个孩子,一个闺女,一个儿子,闺女13岁了,儿子也11岁了。
一个寡妇能在村里受到这么多人的尊敬,那可真是不容易。
相比之下,四九城的贾张氏跟她比起来,那可差得太远了,根本就没法比。
等回到秦家的时候,秦淮茹的两个弟弟都在家里呢。
秦大宝一瞧见姐姐和“姐夫”回来了,立马跑过来,跟他们说了一件事。
今天晚上吴家村有电影可以看。
吴家村是秦家沟旁边的村子,两个村子离得还不到10里路。
“电影是晚上8点开始放。”秦大宝说道。
一想到晚上能去吴家村看电影,秦大宝兴奋得不行。
在这个年代,对于农村人来说,看一场电影那可比过年还要让人兴奋、热闹。
秦大宝也好久没看过电影了,他上次看电影还是前年的事儿呢。
“那咱们也去看看。”何保国转过头,对秦淮茹说道。
秦淮茹心里暗自觉得幸运,还好今天她和何保国没有返回城里,不然晚上那场电影可就要错过了。
在秦淮茹眼里,能看上一场电影可算得上是件大事,错过了实在可惜。
既然赶上了这个机会,何保国也打定主意要去瞧瞧。
反正吴家村离这儿也不远,再说何保国还有辆自行车呢。
村里的人都一股脑儿地往邻村跑去看电影,要是不去凑凑这个热闹,留在村里,黑漆漆的一片,冷冷清清的,也没啥意思。
对于现在的何保国来说,看电影还是件挺有意思的事儿。
毕竟现在娱乐活动太少了。
秦淮茹当然没啥意见,看她那神情就知道她特别想去。
不过,要是何保国不想去,哪怕秦淮茹心里再想看电影,她也会留下来陪着何保国。
在她心里,看电影虽然重要,但何保国才是更重要的。
现在何保国主动提出晚上去吴家村看电影,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接着,秦淮茹就问起她弟弟,晚上吴家村会放啥电影。
“这个我可不清楚。”秦大宝摇了摇头。
村里人都计划着晚上去邻村看电影,所以下田干活的人都加快了速度,想早点把活干完。
晚饭也都吃得比平时早。
秦家。
秦淮茹在一旁帮着秦母烧火做饭,而何保国呢,则和老丈人一起抽着烟,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天。
何保国和秦父还是挺能聊到一块儿的。
秦父讲着村里的一些趣事,何保国也说了说城里的生活。
对于城里的生活,秦父心里也是充满了向往。
刚到下午5点光景,晚饭就已经妥妥当当准备好了。
为了能去邻村看上那场电影,村里各家各户都比平日里更早地吃起了晚饭。
秦母今晚又动手宰了只鸡,这次挑的是一只威风凛凛的大公鸡。
虽说心里多少有点舍不得,但这也是为了好好招待何保国。
何保国可是城里来的大人物,自家闺女能嫁给他,那绝对是攀上了高枝儿。
再说何保国给秦家的彩礼就足足有50元,上门时带的礼物也不薄,秦家自然不能太小气。
而且,要是跟何保国把关系处好了,以后他时不时帮衬一下秦家,这笔划算账秦父秦母心里都明镜似的。
还没到6点呢,晚饭就已经吃完了。
吴家村那边8点才开始放电影,现在去确实有点早,不过早点去,也能挑个好位置坐下来。
已经瞧见村里有些人拿着凳子,朝着吴家村的方向出发了,有青春洋溢的青年男女,也有沉稳的中老年人,还有蹦蹦跳跳的孩子。
何保国跨上自行车,秦淮茹抱着她弟弟二宝坐在后座,秦大宝则稳稳当当地坐在前面的大杠上。
4个人挤在一辆自行车上,确实显得有些拥挤。
再加上路况实在不怎么样,村里都是坑坑洼洼的土路,村外通往吴家村的路也是窄窄的小土路,自行车根本骑不快,而且一路颠簸得厉害。
不过,就算这样,骑车还是要比走着去快多了。
能坐上自行车,秦淮茹的两个弟弟都兴奋得满脸通红。
一路上,他们又收获了不少羡慕又嫉妒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