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自带AI,我教崇祯做昏君 > 第68章 大明第一神炮手

第68章 大明第一神炮手(1/2)

目录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陈子履请裁缝给乡勇量身定做,配发军服、军鞋的事,早就传开了。

就连巡检兵都知道,这任知县非常慷慨,不是吝啬之人。

所以,没有人怀疑,赏金能否兑现。一个个高举武器,兴奋得嗷嗷叫。

就连巡检杨立忠,亦摩拳擦掌,打算战个痛快。

士气之高昂,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

陈子履掀开几辆大车的油布,给大家伙发放装备。

共计五杆澳门铳、十杆鸟铳、三十套棉甲,三十张劲弓,以及铁盔、藤牌、金鼓、铜锣等零零碎碎的东西。

有些是武备库里的存货——贵县靠近大藤峡,有瑶乱之虞,武备还挺多的。

旧是旧了点,最近却翻新过一遍,还能将就使用。

有些是最近花钱购买、打造的新玩意,洋气十足。

甘宗耀私下小声建议,拨给他两匹快马。

他对这一带很熟悉,可以从田埂间绕过去,前往附近的几个千户所求援。

“不需要,咱们有这玩意,一炮糜烂数十里,还需要援兵吗?”

陈子履拍了拍身边的三磅炮,表情十分轻松,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

左右兵丁听得瞠目咋舌,眼中充满了怀疑。

甘宗毅更是连连摇头,不禁暗暗吐槽,县尊真是大言不惭。

浔州城头的红衣大炮,重逾两千斤,就打一里多远,撑死二里半地。

这两门小炮才三百多斤,怎么可能一炮糜烂数十里?数十里,不从覃塘直接打到县城了?

真是牛在天上飞,人在地上吹。

陈子履脸皮极厚,知道大家心中所想,却一点也不脸红:“到时你们就知道了。”

乡勇们披上棉甲,戴上头盔,抬起金锣铜鼓,陆续登上土城。

陈子履将义勇营分成两半,一半交给甘宗毅,守县城方向。

自己则统领另一半,将两门沉重的大炮,以及炮弹、火药,搬上了西门城头。

剩余的三十几个巡检兵、捕快,在两侧游弋警戒,谨防匪徒攀爬。

覃塘土城不到一丈高,随便搭个梯子就能翻越,不可不防。

黄昏时分,两拨匪徒分别靠近土城,在东西门外聒噪。蒙公使者所说的十几个披甲匪徒,亦在其中。

陈子履看到,除了少部分手持朴刀,身披甲胄的匪徒特别嚣张,其余均畏畏缩缩。

不少人手里,还拿着锄头、粪叉一类的农具。

想来两三个月前,那些人还是官府眼中的良民,以耕田为业。

没想到仅仅一场天灾,便只能落草为寇,着实令人唏嘘。

甘宗耀指着城下叫嚣的一人,告诉陈子履,那就是黑风寨的二当家麻富,麻贵的弟弟。

擅使一双鬼头刀,舞得虎虎生风,等闲不能靠近。

三年前,此贼绑架了一个富户,勒索得手还撕票。捕班受苦主之托,费了好大劲,才将之擒获。

哪知,宋毅不知使了什么手段,说服了当时的知县,只判了个徒刑。

有次出去修河堤,莫名其妙就跑了。

陈子履听得连连点头:“倒是个穷凶极恶之徒。”

两人在城头观察敌情,城下匪徒则不断聚集。不一会儿,西门外就来了七八百人。

显而易见,外面远不止黑风寨。附近的大岭山、镇龙寨、太平寨等四五伙山贼,似乎都来了。

甘宗耀认出了几个头领,全都聚在麻贵身边,不知道在商议什么。

不禁感慨,那么多人马从四面八方赶来,卫所竟然毫无反应,真是奇哉怪哉。

陈子履越听脸色越沉。

奉仪卫五个千户所,驻地全在八十里之内。就算他们是摆设,也该有摆设的作用吧。

一千多匪徒齐齐出动,怎么都瞒不过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