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知县竟成活菩萨(2/2)
“吾乃天子耳目,自然如实禀报。”
谢三拍了拍包袱里的几锭粗料,又叹道:“可平天山银矿,也得尽快挖起来。要不然,陛下少了那么多税赋,该不知去哪里找补了。”
“那是当然。从明年起,每年五万两银税,下官必办成……”
-----------------
十几天之后,洪水渐渐褪去,陈子履收到了各乡里甲的消息。
因县衙反复发文提醒,沿江里甲均有留人望水警戒。
江水暴涨时,大部分村落提前收到消息,得以安全撤离。
尽管损失仍然很大,不过比起其他府县,又好得太多了。
据说上游的横州,下游的桂平县,均毫无准备,城里乡下,被淹了个浮尸满江。
随着大量溺死者漂过,陈子履的威望再度提升,几乎达到活菩萨的地步。
无论乡绅,还是普通老百姓,看到他巡视而过,都会跪地叩首,千恩万谢。
借着这股威望,陈子履号召全城青壮,对被淹的十几条街巷,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理。
力求不留一堆淤泥,一汪浊水。
又加急采办了五万斤生石灰,命人全城遍撒,杀瘟驱邪。
百姓知道生石灰可以辟邪,不过如此大量使用,倒还是第一次。
一度,又有人暗暗嘀咕。
直至半个月之后,灾后瘟疫没有大爆发,大家才开始津津乐道,又向知县老爷学了一手。
陈子履一手安排赈济,一手安排防疫,忙得不可开交,连吃饭、睡觉的功夫都欠奉。
唯有去惠民药局扎炙酒针时,才有一刻轻松。
然而,局势却越来越糟。
原因很简单,黄中色留下的烂摊子太烂,缺粮的灾民,实在太多了。
洪水褪去的几日后,各乡灾民陆续涌向县城。
赈济乃县衙份内之事,陈子履当然不会拒绝。
可随着消息渐渐传开,大量邻县灾民陆续赶来,乞求给他们一口粥喝。
到了九月中旬,县城的周边,竟聚集了三四万人,快赶上贵县的在册丁口了。
粥棚日夜开火,每日耗费大量存粮。
赈济的吃食,从番薯稀饭降为番薯稀粥,又从番薯稀粥降为番薯米汤,耗费仍远超预计。
更可恶的是,府台庄日宣不断发来命令,向贵县索要赈灾粮。
第一次三百石,第二次五百石。
这日,刘靖之竟狮子大开口,要求再调拨一千石。
他苦苦哀求,“拉兄弟一把”,眼见陈子履不为所动,又开口威胁:若不给粮,就把府城的灾民,通通赶到贵县来。
反正就一百里地,大家没有吃的,肯定不会在意多走两步路。
陈子履气不打一处来,向刘靖之发出咆哮:“之前让你们不要卖米,你们一个个都不信邪。现在好了,都他妈来找我要。”
“如今整个广西,就你手里有存粮,不找你要,找谁要?”
“没有。”
陈子履站在城楼上,指着城外乌压压的一片:“每日六十石,一个月就是一千八百石,兄弟我也没有余粮呀!”
“顺虎兄,你到浔州城外看看,比这里还多几倍。”
刘靖之缓了一口气,又道:“听说你们的惠民药局,还有几千斤药材?府台大人说了,也得拨一点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