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拉个垫背齐下水(1/2)
黄中色万万没想到,区区一个七品知县,竟如此硬气。
一瞬间,不禁有些钦佩。
旋即,又想起高承弼呈上的诸多证据,恶感再生。
“好一个朝廷法度!”他露出鄙夷之色,发出讥讽,“敢问陈知县,你为独吞巨利,不惜妖言惑众,禁商贩粮。罔顾广东百姓死活,罔顾辽东战局。这,也合乎朝廷法度吗?”
陈子履知道会有这一出,早就做好了准备。
“既然黄兵巡认为,卑职有假公肥私之嫌,卑职愿接受弹劾,停职待参。”
“好一张利嘴。停职待参?没那么容易。左右,将这贪腐巨蠹拿下……”
“且慢!”
陈子履再度举起手中账册,还有抄没粮米的单据。
“卑职查实,高运良私贩粮米,证据确凿。仅樟竹村一仓,便偷逃商税21万6千余文,折银166两9钱1分。按律,县衙应查封赃物,并将高运良拿下,严查以往,追逃欠税……”
“放肆!”
黄中色厉声一喝:“你在教本官做事?”
“卑职不敢。可若黄兵巡徇私放任,致使赃物遗失,嫌犯逃脱,卑职定要上书弹劾。”
“你……你好大胆!”
黄中色就快气炸了。
要知道,大明朝的举人乡贤们,胆子一向很大。
拖欠田赋、隐匿逃人、侵占官田,乃至欺行霸市,包娼庇赌……只有想不到,没有他们不敢做的。
这些当然不合法度。
可举人距离进士,毕竟只有一步之遥,与州县官算半个同僚。
谁知道哪一科,忽然中了式,然后官运亨通,成为顶头上司。
所以,州县官对乡贤一向礼遇有加,以平辈论交,不闹得天怒人怨,一般不会严惩。亦或同流合污,一起捞钱。
无论在哪个省,哪个府,哪个州县,都是一样的。
这就叫和光同尘。
偷逃商税不祸害百姓,已经是罪名较轻,民怨较小的一种了。
166两9钱1分,才多大点事?没有私仇,不可能罚没赃物,还抓起来严审追缴。
换他来当知县,顶多私下训斥一番,罚个两三倍罚银,就差不多了。
黄中色赶来的路上,就认定陈子履调兵砸场子,是为了打击报复。
他万万没想到,对方眼看要下狱了,还想着这事,自然万分恼怒。
然而再深究一层,又发觉这事不能马虎。
习以为常是一回事,犯不犯法,又是一回事。总不能说偷逃商税习以为常,就不犯法吧。
若陈子履真上纲上线,把事情捅到上面去,就变成道员与知县互相弹劾,闹笑话了。
因为清军入寇,皇帝的心情一直很差,得知广西发生这等破事,搞不好两个人一起撸了。
皇帝那性子,谁说得准呢?
黄中色思来想去,不禁心生烦躁,于是大手一挥:“连带高员外,一起押回县衙。留一队兵在这看着,一粒米也不许动……”
-----------------
回到县衙,黄中色没有丝毫客气,将陈子履、孙二弟、贾辉,一起扔进了县狱。
孙二弟愁眉苦脸,唉声叹气。
因为他拖住刘靖之的时候,曾被严正警告过,这事关于广府民生,关于辽东大局,大到通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