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神乎其技断迷案(1/2)
陈子履轻咳一声,向孙二弟吩咐道:“你去后堂拿一块木炭,磨成炭粉,越细越好。速速呈上堂来。”
又从前几桩案子罚没的赃罚银中,挑出两锭大的,用手绢包裹着,细细擦拭。
大堂内外一片茫然。
众人小声议论半天,都猜不出县太爷搞什么鬼。案子审到一半,无端端的,磨木炭、擦银子做什么?
百姓们看向堂上的眼神,渐渐露出怀疑之色。
似乎在说:
县太爷的糊涂病,莫不是又犯了?
陈子履也不做解释,反复擦拭着那两锭银子,直至擦得铮铮发亮,才用手绢包裹着,轻轻放到木盘上。
不一会儿,孙二弟带着一碗炭粉回到大堂。
陈子履伸出手指捻了一小撮,揉了几下,确认足够细腻,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接着,他指着身前的木盘,又向孙二弟吩咐道:“去给被告握一下,左右手各握一锭。除了他,谁都不许碰。”
孙二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少东家神情严肃,他知道这定是断案的要害。
于是托着木盘走到堂下,盯着谢永福用手握银锭,直至堂上点头示意,才小心翼翼地端回。
然后伸长脖子等待,看看此举到底是何用意。
陈子履脸色凝重,拿起一支干净的狼毫,沾上一点炭粉,在银锭上轻轻刷了起来。
谢永福的双手抓过光滑的银锭,定会留下一层带纹路的油脂,这就叫掌纹和指纹。
根据AI提供的法门,薄薄的炭粉刷上去,会被油脂粘住,掌纹和指纹就可以显现出来。
陈子履先用两锭脏罚银做试验,既是为了练手,也是为了保护证物,以求万无一失。
第一次试验,他丝毫不敢用力,狼毫刷得非常轻柔,非常细致。
第一锭刷得不太完美,又依照AI的改善建议,继续刷下一个。
随着一个清晰的掌指印渐渐显现,他的嘴角泛起一丝笑意。
“嘿,成了!”
陈子履暗呼一声侥幸,小心翼翼地拿起宣纸,慢慢印在银锭上。
最后,他捻起拓好的宣纸,向堂下扬了扬。
“诸位乡亲父老,方才被告握了一下银锭,大家都看到了。本官已用炭粉拓出他的手纹。孙二弟,你拿下去给大家伙看看,是否与被告的手印一模一样。”
孙二弟头脑机灵,立时猜到少东家的意图。
他拿着炭粉快步走到堂下,抓着谢永福的手,强行按在新宣纸上,印出一对新掌印。
然后拿着两份掌印到堂外,给眼神好的百姓比对。
几个百姓端详了半天,纷纷发出赞叹。
“真是一模一样。”
“高明!高明!”
“真是神乎其技,县太爷神了!”
此时,谢永福终于明白破绽所在,脸色骤然煞白。一双沾满炭粉的手,也开始颤抖起来。
因为今天早上,他曾多次拿起那三锭假银。
既然知县能复现赃罚银上的掌印,多半也能复现那三锭假银上的掌印。
如此,便可以证实自己是当假银的人——否则,掌印怎么会在上面呢?
陈子履眼见被告已经胆寒,于是乘胜追击,厉声喝道:“刁民谢永福,本官猜那三锭假银上,必有尔之掌印。你还有什么话说?”
“冤枉啊!”
谢永福强行支撑:“天下手纹相同之人,或许有之……”
“还狡辩!”
陈子履抓起惊堂木重重一拍,震得案上银锭哐当作响。
“早在宋代,便有掌纹断案之成例,你可听过《洗冤录》乎?可听过宋慈的大名乎?若尽早认罪,本官姑且算你自首,从轻发落。
若是顽抗抵赖,哼哼,本官先大刑伺候,再以伪造假银之罪,移交府衙审理。你看着办吧。”
“小民……小民……”
谢永福面如死灰。
要知道,伪造假银是重罪,一旦移交府衙,就绝不能善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