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张纸能发明什么酷刑?仅用一张纸,就让人痛不欲生!(2/2)
魏征还想要辩驳,房玄龄拉了拉他的袖子,他这才作罢。
【有人疑惑,此前已经存在许多种酷刑,为什么朱元璋还要再发明贴加官?】
【因为朱元璋是一个布衣皇帝,亲眼看到过元末朝廷乌烟瘴气,官员们贪婪腐败,天灾人祸不断。】
【原本朝廷拨了赈灾款和赈灾粮来帮助灾民,但是朝中的官员过于腐败。】【这些赈灾粮和赈灾款,压根不会到百姓手上。】
【许多百姓吃不上饭,被活活饿死。】
【没有钱,他们流离失所,四处逃生,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
【所以以前的诸多经历,让朱元璋一直认为如果没有那些贪官污史,他也不会落到家破人亡的下场。】
【他恨死那些人了。】
【所以在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他对于贪官污吏一直都是零容忍。】
【为了整治官员们贪污的毛病,他下了不少的心思,这点从大明律就看出来了。】【他严格规定官员如果贪污,所需要承受的刑罚。】
【朱元璋对于贪污这样痛恨,其实还有一点,就是朱元璋想要对朝廷来一次大洗牌。】
【此外,朱元璋更是针对官员发明了很多残酷的刑罚,这些刑罚在肉眼看来并没有什么,甚至于没有一丝皮外伤。】
【但就是这样,犯人所承受的其实一点不比皮外伤少,甚至更甚。】【这也是朱元璋的高明之处。】
大明永乐位面。朱棣面色不悦。
竞将太祖描述成一个心狠手辣、只会发明酷刑的皇帝。荒谬至极!
朱棣忍不住冷哼一声,愤然道:
“太祖出身草莽,以武定乾坤、开国立邦,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方才打下这大明江山”
“这点刑罚,在那乱世之中算得了什么?”
就说那圣明如包青天包拯,不也发明出腰斩这等酷刑吗?与之相比,不过是让犯人窒息而亡,又有何残忍可言!?那些解说之人,根本不懂太祖皇帝的良苦用心。
实在可恶!
【除了朱元璋以外,各朝代的皇帝大臣也都有自己的一套手段。】
【比如朱元璋的儿子朱棣,他杀大臣很有一套。】
【当时,有一位三朝元老,解缙,他是一个好官员,真正的爱民如子。】
【可是朱棣很不喜欢他,一直在等着机会弄死他。】
【当时恰逢朱棣出征还未归来,解缙有急事要启奏,只得先去找太子。】
【终于让朱棣抓住了这个机会,他非常生气,说解缙有事居然不找他,而是找太子,这是欺君大罪。】
【就这样解缙被下了狱,为了将解缙彻底弄死,朱棣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叫人将解缙用酒灌醉,然后把他拖到雪地里埋起来。】
【别人就算发现了,解缙的死也不能说什么,毕竟是解缙自己喝多了,然后跑到雪地里被冻死的。】
【这是他自己的原因,和其他人都没有关系。】大明宣宗位面。
朱瞻基脸色也不太好看。
“帝王也是人,世上哪里有完美无缺的圣人?”
“帝王做事,便要做一万件,对一万件?只要错几件,就要被人单独拎出来,进行抨击?
“这,哪里是爷爷的真实样子!”
朱瞻基愤懑不已。“书生误国!”大明永乐位面。
解缙看到自己的结局之后。面色凄苦。
良久过后,他脸上露出一抹决绝。
“横竖也是死,倒不如死得酒脱一些。”说完,他转身回到宅院之中。
寻了一根三尺白绫。
驱散了家人,朝着太祖的方向拜了三拜,然后在屋子里自缢了。
【而朱元璋除了发明了贴加官之外,还发明了很多其他针对贪官污吏的酷刑。】
【比如“梳洗”与“剥皮”。】
目睹这般刑罚施行的全过程。
无数古人不禁心生阵阵寒意,脊背发凉。
由此可见,朱元璋对贪官污吏的憎恶之情可谓深入骨髓。大宋仁宗位面。
包青天神色冷峻。
“这些贪官污吏,平日里作威作福,对上阿谀奉承,对下却肆意盘剥。”
“他们就像贪婪的恶狼,用那如铁钩般的手段,从百姓身上一层又一层地刮下血肉。”
“不仅让百姓苦不堪言,连下级官员也深受其害,被搜刮得家徒四壁。”
“他们的恶行,罄竹难书!”
包拯非但没有觉得这种针对贪官污吏的刑罚残忍。反而认为这恰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是他们罪有应得!
【而剥皮也是朱元璋最常用的一种刑罚之一,他即位之初,就曾经抓到一对父子官员贪污,震怒之下,下令将其剥皮。】
【朱元璋设立了诸多残酷刑罚,使贪官污吏少了很多,但是据说这背后可是有15万人丧命。】
【还有更多贪官顶风作案,为了钱不怕死。】
【原本古代的许多酷刑,但汉文帝的时候就已经废除了。】
【到了明朝,朱元璋又将这些酷刑翻出来恢复,也正是因为如此,世人对他的评价褒贬不一。】
【大家说他残害忠良,性情残暴,但是从客观上来讲,朱元璋还是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
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面对这些评价,不为所动,神色平静。“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说!”
“咱现在倒是认为,上述几种刑罚,还真不错,咱大明朝该换换刑了!”朱元璋对于贪官的立场。
至死不会改变。他只会杀得更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