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视频通古代,开局盘点大航海时代 > 第61章 华夏史上最硬核假币案,连官方都鉴定不出来,那还叫假币吗?

第61章 华夏史上最硬核假币案,连官方都鉴定不出来,那还叫假币吗?(1/2)

目录

拿到一个假冒的传国玉玺,还当成至宝了!

这就是妥妥拿着鸡毛当令箭!“厚颜无耻!”

“离谱!”

“皇太极真是一头蠢猪,骗骗别人也就算了,该不会连自己都骗了吧?【雍正朝时,蜀地有人造反,自称有秦始皇那枚传国玉玺。】

【而且,极其肯定就是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并说是经过王莽之手的那一枚金镶玉传国玉玺。】

......

【雍正听了之后,顿时很生气,眉头一皱。】

【雍正当即就说道:“他们有传国玉玺?那我还有传国玉玺呢?”】【一句话,就粉碎了这个可笑的谣言。】

【直到乾隆继位,自然也拿到了所谓的传国玉玺,正是当年皇太极找到的那一块。】

【为了显摆,他找了一群大学士帮他搞鉴定,然后这群博学古今的老头,经过研究后发现,这枚玉玺是件赝品。】

【然后乾隆脸上有点挂不住,最后经过铁证如山的分析,他也不得不承认,悲剧啊,我的大宝贝是假的!】

哈哈!

历朝历代的古人此刻全部忍俊不禁了起来。

这位大清最著名的“诗人”,最有文化的皇帝,非要逆天而行,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还真是自取其辱。

相比较而言,他爹雍正就正常一些。

【他先强装淡定说,虽然不是秦始皇的,但高低也是元朝玉玺,代表了成吉思汗的天命。】

【但过了几天,可能是思前想后,还是觉得太丢人,乾隆一时没绷住,把这枚玉玺磨平。】

【丢了秦始皇的传国玉玺究竟去了哪里,早就成为一个历史谜团。】

【甚至什么时候丢的,都是谜团。】大清乾隆位面。

在紫禁城的翰林院内。

乾隆脸色铁青,群臣大气不敢出一口。

纪晓岚轻声问道:“万岁爷,那这鉴定...”乾隆尚未开口。

一旁的和珅便已抢先一步。

“纪大学士,这穹幕视频,不过是后世之人的无端揣测!”

“大清先祖所寻得的这枚传国玉玺,是正儿八经的王朝天命。”

“你此言岂不是在质疑大清先祖?”

乾隆帝此刻才恍若初醒,下意识地顺着和珅的话茬说道:

“没错,这定然是始皇帝那枚传国玉玺无疑!”

“纪晓岚,你这是在怀疑我大清先祖们在撤谎吗?”纪晓岚当即惶恐跪下:“万岁爷,微臣不敢。”

他心中腹诽:好你个和二,这帽子可扣得好啊!

【宋哲宗获得的那枚,就已经非常可疑。】

【宋朝很多人相信,这就是宰相蔡京自己伪造,自己叫卖,自己收购,自己鉴定。】【然后,自己拿去哄皇帝高兴的。】

【不过宋朝金石学发达,蔡宰相做的这枚应该做工不错。】

大宋哲宗位面。

蔡京脸色剧变:“信口雌黄!”

“此传国玉玺,我说是真,那便是真!他忍不住咒骂这帮后世人。

就连大宋皇帝都没有挑三拣四质疑他。后世这群小辈真是多管闲事!

他冷笑:“真真假假,重要么?”

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有这样一件东西。

上能取悦帝王,下能安抚万民,亦能在史书单开一页。

何乐而不为?

【再往前,孙坚从井里找到的那枚传国玉玺,真假也很不好说。】

【根据汉朝学者的记录,秦朝传给汉朝的传国玉玺,玉质呈白色,上面写着受命于天,皇帝昌寿。】

【所以从唐朝开始,就有学者比如房玄龄,认为真正的传国玉玺是蓝田玉做的。】4444

大唐太宗位面。房玄龄微微颔首。

“传国玉玺乃是蓝田玉打造的说法儿,出自于东汉时期。”

东汉卫宏在《汉旧仪》中记录:“其玉出蓝田山,题是李斯书,其文曰’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号曰“传国玺”。

因此,房玄龄编写的《晋书》中,他指出:

“又有秦始皇蓝田玉玺,螭兽纽,在六玺之外,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寿昌’。汉高祖佩之,后世名曰传国玉玺。”

【和氏璧是谣传,既寿永昌是谣传,《三国志》里记载的传国玉玺就不靠谱。】

【这个争吵持续了1000多年,所以就有学者提出了一种居中的解释。】

【秦始皇打造的第一枚传国玉玺,为绿色,乃和氏璧所做,刻着既寿永昌,但丢进洞庭湖再也找不到了。】

历朝历代的帝王们纷纷叹息。

洞庭湖,一片泽国,千里碧波浩渺。

丢进去一个巴掌大的传国玉玺,如同砂砾入海。估计永世都要长眠于水中了。

如同,那二世而亡的秦始皇般。

【于是他打造了第二枚,白色的蓝田玉做的,写着皇帝昌寿。】【那这个时候,肯定就会人想要问了。】

【传国玉玺,这可是顶级至宝,国家象征,为什么没有准确地记录呢?】

【原因可能出乎意料,古代封建王朝最初的几位皇帝,可能压根就没把传国玉玺当太大回事儿。】

【对于刘邦这个大汉王朝的开创者来说,传国玉玺的意义也不重要。】

【汉朝在制度上承袭秦朝,但就法统与五德始终的角度而言,刘邦认为自己继承的是楚国和周朝。】

【刘邦和项羽一样,在楚怀王旗下出道,喊的口号是“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建国后认为自己汉继周德,和秦朝的水德没有关系。】

【作为秦朝的直接取代者,灭秦先锋,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秦朝捧得太高。】【毕竟,如果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秦朝大一统有多么伟大,那灭了秦的我算啥?】

【所以汉代皇帝们各用各的玉玺,传国玉玺放在内廷很少使用,也几乎没在两汉历史中留下什么痕迹。】

大汉高祖位面。

刘邦轻叹一声。

“未曾料到,后世对于这枚象征着皇权的传国玉玺,竟是如此珍视?”“显然,赢政留给后世的印记,深刻而难以磨灭。”

萧何在一旁,以史为鉴,缓缓言道:

“从历史的维度审视,赢政确乃超凡脱俗之人,其统一六国的壮举,犹如璀璨星辰,照亮千古。”

刘邦闻言,微微点头。

此点,确应公允以待。“这也便说得通了。”

“其实,传国玉玺之重要,非在其质,亦非上面的字,而在其使用者的分量。”“传国玉玺之所以拥有非凡意义,皆因它的主人是秦始皇,是后世尊称的祖龙。”

“祖龙二字,无需任何外物来彰显威严。”

念及此,刘邦忽然面色怪异:

“假使当年秦始皇偏爱以猪骨为印,恐怕后世帝王争抢的,便是那传国猪骨了。”

【直到东汉过年,三国军阀混战开始,秦传国玉玺的地位才突飞猛进。】

【220年,汉献帝将传国玉玺献给曹丕,曹不称帝,这相当于抢注了正统皇帝的商标。

【一贯以大汉正朔自居的蜀汉,瞬间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