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华夏人为何不在乎血统?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把血统烧成灰烬(1/2)
【在明朝,一度也出现过这样的五帝同堂的时期。】
【那便是明太祖朱元璋、建文帝朱允文,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但同时,这也是明朝最繁荣最巅峰的时代。】
【相比唐朝,明朝的“五龙同朝”持续时间比较短,影响力没有那么大。】【(1398年3月16日至1398年6月24日),总共持续了整整100天。】
【但给明朝的政治生态带来的冲击,是不容忽视的。】
......
这一刻,被天弯光幕提及到的这五位大明皇帝。皆是专注观看,神情紧张。
尤其是朱元璋,他根本不信什么五龙同朝,六龙同朝。
他认为一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才会导致出现大明国力损耗过多的问题。只要改之,便可延续国运!
【1398年,朱元璋70岁。】
【大明帝国面临着第一次皇权交接。】【儿子朱棣38岁,长孙朱允炆21岁。】
【少壮派朱棣与太子党朱允炆,都具备接班的资格。】【这种情况下,谁能抗拒皇权的诱惑?】
【朱元璋把皇位传给谁,都免不了一场家族火拼。】【传给朱允炆,发生了“靖难之役”。】
【传给朱棣的话,朱允炆也会发动另一个版本的“靖难之役”。】
【因为这就叫人性,想当皇帝的痛发作后,进入这个局的人,换作谁都会以命相搏。】【朱棣作为藩王抢了亲侄儿的帝位,他的皇位来历不正,这是不争的事实。】
【毕竟,朱允炆的皇位是先皇亲自传的。】
【别管是不是朱允炆不顾骨肉亲情,“削落”在先,在忠君的问题上,朱棣就是造反。】弹幕滑过:
一这场历时四年的内战,不仅改变了大明朝的权力格局,更给这个新生的王朝留下了难以愈合的伤痕。
一龙争虎斗啊,这场内战对大明国力消耗不是一丁半点的!大明成祖位面。
朱棣脸色阴沉。
他登基之后,清洗了一大批忠于建文帝的文臣。
针对投降的武将先行安抚,在皇位稳固之后,将他们相继逼死。为了给自己的皇位争取合法性。
他废除了建文时期的所有政策。
在官修史书,中对朱标一系极尽抹黑之能事。声称自己才是朱元璋真正中意的继承人。
凭本事抢来的皇位,自然也要凭本事坐稳,仅靠攻击前任远远不够。所以,朱棣在位期间,派遣郑和六下西洋。
编撰《永乐大典》,吞并安南。
迁都北平,五次御驾亲征,开创了明朝天子守国门的传统。
“没想到,朕做了这么多,都抵不过一个祖宗之法!”
“一个永乐盛世,难道还不能抵消那四年的战事吗!?”【朱棣造反,至少还找了一个清君侧的正当理由。】
【到汉王朱高煦谋反的时候,已经根本不需要任何正当理由了,就一句话“我也想当皇帝
【这导致宣宗以后的皇帝,对藩王完全丧失了信任,所有藩王的兵权在宣宗一朝全部解除。】
大明太祖位面、成祖位面、仁宗位面三个时代位面的藩王们,此刻集体破防了。
“居然敢遵守祖制,取消藩王!”
“太祖《皇明祖训》有言,自家人帮自家人,取消藩王,权力岂不是要落入外姓之手!?这一刻,所有藩王们都在痛骂这个叫朱高煦的蠢猪。
而永乐一朝的藩王们,也只敢骂骂朱高煦了。
毕竟所有藩王都不敢保证,自己就能像朱棣那样,造反成功。在大多数藩王眼中,当天子,不如当藩王快活!
【大明王朝的藩王由过去掌握财权和兵权的一方诸侯,变成了散落在大明各个角落的“大财主”。】
【再到后来出现文官崛起、宦官坐大、闯王起义、满清入关时。】【那些圈养了上百年的藩王,没有一个能够派上用场的。】
【他们也不想当“废柴”,只是有心匡扶社稷,但手里没兵,更没有军事和政治经验。】【只能眼睁睁看着祖宗留下来的基业,和荣华富贵,灰飞烟灭。】
【所以,坊间传闻的“五龙同朝,耗尽了大明国运”不是没有道理。】【繁华的背后,往往是暗流涌动。】
【这场表面家族昌盛、盛世繁华的假象下,埋藏着一段十分拧巴的权斗。】
【对立国不久的明朝国运,绝对是一次很严重的消耗。】
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对此讳莫如深,纷纷拟密旨。
绝对不让五龙同朝或者是六龙同朝、八龙同朝的事件发生。对于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对皇位的巨大威胁。
都要进行慎重布局与考量机。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长长叹了口气。
“五龙同在,汲取大明国运,使其短暂极致盛放,却又转瞬即逝。”盛世与乱世,往往只有数年之差。
一国统治,更是一步错步步错。
“难道,咱设立的藩王制,真的错了吗?”这一刻,朱元璋忽然感觉。
他的那些布局,就像是一盘精心摆好的棋局。
每一步看似稳妥,实则暗藏波澜。。
【大明五龙同朝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皇位继承的不稳定。】
【每个皇帝都要面对来自兄弟叔侄的威胁,不得不花费大量精力和财力来巩固自己的统治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英宗时期。】
【等到第六位皇帝登基时,大明朝已经失去了最初的活力。】
【那些靖难之役中死去的将士,烧毁的文献,以及耗散的国运,再也无法挽回。】
看到这里,朱元璋心中忽然涌动起一股无力感。
当下看来,再高明的国策,也禁不起岁月的波澜冲洗。能够毁灭一个王朝的东西太多了。
党争、夺嫡、造反···王朝周期律将王朝国—运锁死。
朱元璋自嘲道:“昔日,咱还嘲笑赢政追求长生是愚昧,当下咱也想长生。”“妹子,你说咱如果长生了,大明会不会与日月同在?”
旁边马皇后轻轻攥住了朱元璋的手。
“重八,不要想这么多,你立国大明,已经是功垂千古的功绩了。”“后人自有后人运,儿孙自有儿孙福。”
朱元璋叹了口气,轻轻点头。正在他脑海当中一团乱麻之际。天弯光幕上。
视频刷新。
一个新的视频开始了播放。
【华夏人为什么不在乎血统?】
【为什么龙国人毫不在乎自己的血统,却那么团结?】【曾经有无数的西方国家,都在共同研究这个话题。】
【日不落建桥大学的教授马丁,来到龙国演讲时。】
【就问过当时在场的人,你们龙国人,为什么从来不提及自己的血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