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科举超神,六首传奇:县试 府试 院试 乡试等等皆第一!(1/2)
三国位面。
刘关张三人因缘际会相识。
正在张飞府邸上推杯换盏,一诉衷肠。
酒过三巡过后,三人发现大家志趣相投,纷纷感慨知音难寻。
刘备眼含热泪,举起杯来。
因瞥见天弯光幕上的内容,故而改口道:“备,今日,他妈的欲同二位结为生死弟兄,不知二位,意下如何?我们一起他妈的,打天下!”
正所谓,脏话越多,越真诚!
张飞拱手:“三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俺早他妈有这个意思了!”
关羽也不甘落后,认真道:“关某人,乃一介武夫,但也知道忠义二字,正所谓择主之臣,得遇明主!关某平生之愿,足他妈矣!”
张飞在旁边左看看右看看,急得不知道怎么说,只好拱手:“俺他妈的也一样!”关羽继续:“从今往后,关某之命即是刘兄之命,关某之躯,即为刘兄之躯。”张飞再次拱手:“俺他妈的也一样!”
关羽接着道:“某誓与兄,患难与共,终身相伴,生死相随!”张飞:“俺他妈的也一样!”
【时间在跑,我们在老,我们都在慢慢地长大,越来越文明的同时,真诚的朋友也越来越少。】
【所以一定要珍惜那些叫你爸爸的人。】
【如果你身边还有愿意骂你的友善待你的朋友,请你一定要好好对他。】
【最后友情提醒一下,不要辱骂他人。】
【友善地用脏话交流,是基于信任和和谐关系的文明交流,但愤怒的辱骂他人是不文明的行为。】
【不要用自己的语言,给他人带来精神上的伤害,因为这是不可逆的。】
【使用脏话需要注意对象场合,请大家要妥善运用。】
【愿天下人都能够和谐共处。】
战国位面。
刚刚结束长平之战的白起,望着那黑压压一片的战俘。
他轻轻擦拭着染血的刀刃,喃喃道:“确实要和谐相处。”
旁边一名身披重甲的副将,铿锵道:“将军,需要放这些人一马吗?”
先前,白起的将令,是将这些战俘,全部坑杀,一个不留。
他其实有些不忍心,这才想要问。
白起凌厉目光落在他身上:“记住把坑挖得深一点。”
与此同时,此次视频的脏话论,被各个朝代位面的古人热论。
有人弃之如敝履,但是也有人付诸于实践,乐在其中。
大多数古人都认同后世的观点。
更有甚者,还顺嘴学了几句后世的脏话。
而天穹光幕上。
视频刷新。
一个新的视频出现了。
【科举超神,六首传奇: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皆第一!】
看到这一行大字,历朝历代的众多学子们,震惊不已。
这六首传奇是何存在!?
而不少熟知科举之难的老秀才、举人们,更是合不拢嘴。
大家纷纷看向天穹光幕,想要看看此人到底是出自哪个朝代!
......
【众所周知,殿试是科举考试的最后一场考试,殿试过后将会评选出当朝状元郎。】
【而在此之前,还有会试、乡试、院试、府试、县试。】
【六个关口,一关一重天。】
【在会试之前,基本每过一关,竞争范围就会翻十几倍,强中更有强中手,谁都不敢说每一关都独占鳌头。】
【尤其是这还关乎到阅卷考官的个人喜好等主观影响因素】
【因此,若是想要在全部“六考”当中全部获得第一,这不仅仅是自身实力象征,更是气运集大成者。】
【但历史上有一人,历经县、府、院,乡、会、殿,总共六次考试全部夺得了第一,号称“六首状元”。】
历朝历代此刻正在参加科举的书生们,深表认同。科举乃是平民学子走向仕途,实现理想的唯一途径。六场考试,一重考试一重天。
每一次都会刷下来大量的人才。
能够通过直达天听,进行殿试者。已是人间翘楚!
而想要在六次考试当中,连续夺下案首。
直中状元郎!
那跟神迹没有任何区别。
“毕竟六次考题次次不同,阅卷标准也不同,这可真是神人!”“还有同年选拔人才的标准也不同,便更难了。”
“能拿下状元便已经是祖宗保佑!”...“
无数学子们此刻热烈讨论着。
不少高中状元者也好奇望着天穹光幕。这让他们对这一位惊世之才更加好奇了。
【这个人,名为黄观。】
【他出生于安辉一个普通县城,原名许观。】【因为家贫而入赘邑城许氏,只能随母姓。】
【因为幼年时期表现出了超凡脱俗的读书天赋。】【被当时的一位大学者破格收为了关门弟子。】
【艺、业皆有成后,正值朱元璋提三尺剑,重整汉家河山,建立完整的科举体系,以为国取材。】
明朝太祖位面。
朱元璋目光一紧,脸上并非露出的是喜悦,而是凌厉之气。朱标被吓了一跳。
“爹,如此人才出现在我大明,您不开心吗?”沉默片刻后,朱元璋才缓缓开口。
“咱高兴,但是咱担心的是这些官员们尸位素餐,暗中勾连,造出来一个六首!”朱标旋即明了。
“爹,您镇着这天下龙脉,想必也无人悖逆欺君。”
朱元璋摆了摆手。
“且看看再说。”
若真有人存在利益输送。他定斩不饶!
【正所谓“学会文武艺,货实帝王家”。】
【所以,黄观在洪武十五年二月,参加了贵池县县试,被县令胡伯贤圈为案首。】【随后,又参加了四月举行的池州府府试,又被圈为府试案首。】
【但后来因为家中横生变故,黄观的院试一直拖到了洪武二十二年。】
【但阔别己久的他,再次成为案首。】
【至此,黄观已经集齐了县、府、院三个案首,即“小三元”。】
【洪武二十三年,黄观以贡生的身份进入金陵太学深造。】
【当年八月,黄观在金陵参加乡试,中“解元”。】【洪武二十四年,黄观参加会试,中“会元”。】弹幕滑过:
一放在现代,这妥妥就是学霸一枚。
一六元及第,绝无仅有,这还真是爽文主角模板,太逆天了。一看他考试,我总感觉古代科举很简单一样,e......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再次惊呆了。
科举对于这位黄观而言,真乃是如同砍瓜切菜般简单!有不少年过五十岁,却依然还只是一个秀才的老书生们。皆是面露羞愧。
对于寻常人而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