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明朝皇族凑齐元素周期表!华夏唯一“通天家谱”的来历,老朱:?(2/2)
【那这孔孟颜曾四大家族共用的“通天家谱”,到底是谁定下的?】
【这事,还得是对宗法字辈特别讲究的朱元璋说起。】
【众所周知,朱元璋对于家谱字辈是极其重视的,他甚至亲自定下了大明皇室的二十四的字辈顺序。】
【他的后代,都按照这24字辈顺序的辈分来起名,从朱棣到朱高炽,再到朱瞻基··代代传承,很规整。】
【所以,在这方面有强迫症似的朱元璋,也给孔老夫子的孔家,从第五十六代起,定下了十个字的辈分。】
【这十个字,分别是“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都是离意美好的字。】【因为是第一次由皇帝御赐家谱字辈,所以可称之为初代版本的“通天家谱”。】
弹幕滑过:
一大明皇族的名字,取五行相生作为偏旁,有子孙后世循环不息,繁衍不尽,明朝朱氏江山永固的意思在内。
一老朱还是对于《元素周期表》是有贡献的。
一回复:你甚至不肯称呼朱元璋为一声化学家。
一大明朝的王爷们没有想到,二百年后还能在元素周期表上齐聚一堂......
一回复:当年那些混吃等死的藩王,竟然还有用!
一朱家人的名字硬生生活成了恒河水!
大明皇帝以及王爷们,看到弹幕评论里都在调侃他们的名字。一时间也有些一头雾水。
实在是搞不清楚这群人是在说什么。
但看到“混吃等死”的藩王,很多人脸色都变了,大怒:“找死!”春秋战国位面。
孔子看到这里,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
他可实在是想不到。
后世这位大明皇帝朱元璋,居然还有喜欢替人取名字的这种癖好。不但给朱家皇族定下了字辈,还要给他孔家也定好。
不过真要是说起来,帝王赐字,对家族而言便是光宗耀祖之事。“先前天弯光幕上曾说过,汉武帝罢黜百家,厚。”
“这朱元璋又亲自赐下‘御赐字辈’,看来儒学光耀后世,青史不朽了。”孔子面色喜悦。
可若他知道,后世儒术早已被汉武帝与董仲舒魔改。估计会吐血。
【到了乾隆年间,乾隆皇帝又把这“通天家谱”续了十个字,分别是“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再过一百多年,道光皇帝又续十个字,是“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加上朱元璋最初定下的十个字辈,总共就是三十个字辈。】
【同时,因为清朝皇帝的避讳,清朝皇帝还对这份“通天家谱”中朱元璋定下的十个字辈进行了更改。】
【“胤”成了“衍”,“弘”成了宏大的“宏”,避的是“弘历”和“胤禛”。】
大明太祖位面。
朱元璋脸上骤然掠过一丝狠厉之色。
“哼,不过是一群北境穷苦之地的鞑子罢了,也敢动咱定下的字辈?”
一群异族,对孔圣人指手画脚,实在是可恨!
殿下,常遇春站出来说道:“长白山一带,有建奴一族,恐怕便是这群鞑子的祖先。”他曾经率领将士到过此地,与这些建奴有过一些交会。
“哼,咱要送他们一家人整整齐齐上路!”既然天穹光幕现世。
他朱元璋断然不会让这帮鞑子夺取大明江山!
【不过,三十个字还是不够用。】
【1920年,第75代衍圣公孔令贻,又续设了二十个字作为辈分。】
【具体是:“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然后,他提请当时的统治政府进行核准,然后公诸于世。】
【由此,形成了孔家这一份完整的“通天家谱”。】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古人们,才总算明晰了这“通天家谱”的来龙去脉。这样宛如天潢贵胃般的字辈来历。
纵观古今,还真没几个家族能如此。
而东晋南北朝位面。
王、谢两家各个时代位面的掌舵者。此刻皆是冷哼一声。
“这算什么通天?撑死了不过一个名讳罢了!”“若论权柄,声望,我王家家谱才是通天家谱!”
“我谢家权势横压庙堂,帝王更迭,百官任免皆有我谢家手腕,这才算是手眼通天,况且我谢家绝不会与其他家族共享字辈!”
【以上,就是孔氏一族通天家谱的由来。】
【那么,其他的“孟颜曾”这三姓,又是什么时候开始共用御赐给孔家的字辈排行的呢?【根据史料记载,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时,清圣祖康熙御准孔、孟、曾三姓同
用御赐派字。】
【而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4年),乾隆皇帝又把颜姓也加入进来。】【与此同时。】
【也是在乾隆年间,朝廷明文昭告天下:
凡孔、孟、颜、曾四姓后裔,都必须按朝廷御赐的字辈进行取名,否则,不准编入家谱。
【到此,孔、孟、颜、曾这四姓共用的“.”通天家谱”,得以完全建立。】
【这也是生活中,有些朋友可能会遇到“孔、孟、颜、曾这四家姓名中间一字经常相同”的原因。】
【自从这四姓开始使用统一字辈之后,这四姓人在不同地区相逢,只要互通姓名就知道对方是哪一辈的。】
【由于有统一字辈带来的亲切感,初次相遇也能够互感亲切,如果对方有困难,也可能会给予一定的帮助。】
弹幕滑过:
一还是说儒家的地位,最终促成了这一份通天家谱。
一其实这四家彼此之间要么是同窗、要么是师承,又被后世称为儒家四圣,所以也有着“孔孟颜曾”是一家的说辞。
一其实,更严谨的排序应该是:孔、颜、曾、孟。春秋战国位面。
孔子、孟子、曾子、颜回四人,此刻也终于明白其中缘由。按照一脉相承的原则。
四大姓氏共用一份通天家谱,那也是一种因缘际会。
绵延数千年时间,还能得到一份通天家谱庇护。
他们的文脉,永不断。
【看完上面的内容,相信各位网友也看出来了。】
【说这份“通天家谱”,从头到尾都是封建统治者的手笔。】
【他们的意图,体现了对封建宗法制度以及儒家正统地位的维护。】【那么,如今你身边还有按照家谱字辈起名的人吗?】
【或者,你还愿意给后代按老规矩起名吗?】弹幕滑过:
一我身边很少有人按照这个字辈起名字了,估计只有那些传承有序的大家族,才会按照字辈走。
一我家里就是严格按照祖上传下来的字辈走的,轮到我儿子是个“太”字,妥妥的太子。一现在是自由时代,估计有的人也不愿意遵循祖制,若是刚好轮到你,你不喜欢那个字咋办?
一回复:对啊,万一那个字与自己八字相冲,那更完犊子了。
....
历朝历代古人们纷纷诧异。
按照祖宗字辈起名,家族传承有序,血脉不断,有何不好?这字辈便是一条血脉之线,串起家族团结家族凝聚力。
家族强大,个人才能凭借家族之梯,攀登更高的领域。
后世龙国居然摒弃了按字辈取名的传统。
他们真无法理解那些“自由”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