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古代银钗试毒法有用吗?靠谱,但也不太靠谱(1/2)
这样即便是有毒,那点含量也不至于被毒死。
而最后,便是这银钗,银针试毒了。
这种办法也被皇家与民间广泛使用,甚至一些官员破获案件,也会使用。
而现在穹幕提出了反问,莫非是这个银钗试毒不准确吗?
一时间,不少天潢贵胄们,心中开始打鼓。
【银钗试毒大家应该都在影视剧里见过,将银钗、银针插入饭菜中,若有毒的话,就会发黑。】
【但前阵子有个新闻讲,蜀地的某位大兄弟捡野蘑菇吃,然后中毒了。】
【当然,你也不能说他完全没戒心。】
【在炒蘑菇的时候,他非常警惕地丢了个银镯子进去。】
【效仿古人银钗试毒的操作,看到镯子并没有变黑,他才放心地吃了蘑菇。】
【再然后就中毒,被送进医院了。】
【这个事还上了热搜,因为很多网友好奇。】
【为什么银镜没能验出毒蘑菇呢,难道老祖宗骗人吗?】
【这怎么跟古装剧里演的不一样呢?】
听闻这后世流传的故事,
历朝历代的古人皆面露惊愕。
此法早已深入人心,被视为检验毒物的金科玉律。
然而,此刻却被告知此法可能并不准确。
这让所有人一时之间都难以置信。
他们纷纷注视着穹幕,期盼能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解答!
【虽说古装剧里,确实有很多脑补胡编的桥段。】
【但以银验毒这个操作,却是真实存在的。】
【宋代法医学家宋慈,也是法医学界的开山鼻祖,他就曾经在著作《洗冤集录》中提到。
【用银钗探入死者喉咙中,如果死者是中毒,而过一会儿银钗就会变成青黑色,用皂角水去洗是洗不掉的。】
弹幕滑过:
一以前证据法上课都要结合《洗冤集录》几百近千年还在使用,可见其地位!
一我看美剧《犯罪现场调查第一季》第十集的时候,说过宋慈!当时给我惊了。
一回复:什么叫开山鼻祖,你以为吹呢!
一赵匡胤:在我心中,宋慈是我大宋第一名臣,宋慈过来看看我,我就想知道我是怎么没的。
大宋位面。
宋慈看到后世人如此推崇自己,
不禁有些心潮澎湃。
先前“滴血认亲”的那个视频当中,他便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地位。
但是看到这么多人都在夸赞自己,
他仍然无比喜悦。
毕竟能在史书中单开一页,这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不过他眉头微蹙了一下,
先前他记录在《洗冤集录》中的滴血认亲法,就被否定了。
现在,难道银钗、银针试毒法,也不准确?
这多少让他心中有些挫败感。
此刻,他也不敢托大,滴血认亲他用过,这银针试毒他更是用过无数次。
可现在他也不敢说,这种方法绝对正确。
“后世,有什么更为可靠的办法吗?”
身为一个“学术”之人,宋慈对此非常在意。
【宋慈所说的银钗,并不是电视剧女主角试毒时,随手从头发上拔下来的钗子。】【他讲的是一种专门工具,形状圆而直,如同筷子。】
【但是比筷子稍细长一些,以古代的度量衡换算过来差不多是30至40厘米。】
【每个朝代可能略有不同,如此设计应该是为了捅喉咙捅得更深,确保测验准确。】
【一直用一直用到清末的时候,还是衙门的主要验毒方式之一。】
【比如说同治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873年发生的小白菜案。】
【一位绰号小白菜的女性,其夫突然暴毙,衙门仵作用银钗验尸后银钗发黑。】
【由此断定死者被投毒,并怀疑小白菜伙同情人杨乃武,联手毒杀了丈夫。】
【这个案子还有后续,我们一会再说。】
.大清同治位面。
惨遭重刑的小白菜,遍体鳞伤,被折磨的不成人样。
狱卒冷冷道:“签字画押,认罪吧,至少这样你还能痛快点。”
小白菜从牢狱中的天窗看向穹幕,她用尽全身力气,颤抖道:“我没罪,我不签!”“我是冤枉的,请··请老天为我昭雪!”
众位狱卒一时间也愣了。这差事还怎么办?
正当他们想要再次用刑时,一道声音传来。“住手!”
猛然间,一个庄重的声音在牢房入口回荡开来。众人纷纷转头望去,
只见一位身着官袍的官员,健步而来。
“本官已接获上级命令,此案件需重新审理,所有证据皆需重新鉴定!”
狱卒们听到此言,惊讶不已。
而小白菜的眼眶中,已泛起泪光。
【回到银钗试毒法的问题,既然老祖宗真的在用。】
【可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再拿银器检,检验不出毒性呢?】【其实这种验毒方法啊,其实只对一种毒药有效,砒霜。】【对毒蘑菇等其他玩意,毫无作用。】
【准确来说,是对含有杂质的砒霜有效果。】
【砒霜主要成分为三氧化二砷,这种毒物本身是不会与银发生化学反应的。】
【但由于古代的提炼技术有限,砒霜往往不纯。】
【其中会夹杂着硫或者硫化物,因与硫接触会产生黑色的硫化银。】
【从而,让银器的表面变黑。】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尤其是帝王将相们,脸色复杂了起来。
尽管他们不懂那些专业的词汇,可大家都看明白了。
说这银器试毒没用吧,它有用。
说它有用吧,它只针对砒霜这一种毒药。而若是其他毒药,抑或纯度更高的砒霜。这银钗与银针试毒,没有半点效果!
念及此,许多帝王们皆是惊出一身冷汗。
原来这玩意儿真不靠谱啊!
大宋位面。
宋慈忽然明白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