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往赴剧县,谋投孔融(2/2)
路上遇到几个赶路的农夫,刘备上前打听,才知,而此刻最靠近乐安国的营陵县,正被一支黄巾兵马围攻。
索超听完农夫的话说道“各位哥哥,黄巾攻打营陵县,咱们要抓紧前去解救啊”
李逵握着双斧也是喊道:“索超兄弟说的对”
宋江连忙阻止,说道:“铁牛、索超贤弟别急!
咱们如今连个正经名分都没有,贸然掺和战事,只会被当成乱兵。
不如先去北海国治所剧县,拜见北海相孔融,若能在他麾下谋个职位,再去营陵支援也不迟。”
刘备点头赞同:“宋兄说得有理。
咱们此去本就是为了投军报国,先见孔大人,拿到官军或义军的名分,才能名正言顺地参与战事。
而且营陵被围,咱们贸然前往,怕是也难敌黄巾的兵马,不如从长计议。”
众人听了,都觉得有理。
李逵虽有些不甘心,却也知道宋江和刘备说得在理,只好按捺住性子。
于是众人朝着北海国治所剧县的方向疾驰。
马蹄踏过乡间土路,扬起阵阵尘土。
“若能在孔融麾下谋得一席之地,此次营陵之战,便是我等建功的好机会。”
刘备轻声自语,身旁的简雍听见,也是点头附和:“孔融乃孔子第二十世孙,儒家名望极高,且素有贤名。
咱们投到他麾下,既能得个正经名分,也能借着他的声望,慢慢积攒人脉。”
孔融在186年才会被封为北海相。
但是在刘明系统的干预下,原本的历史拙渐改变。
所以孔融也是提前任职。
只不过任职的原因是和儒家有关。
大汉如今因为各方势力异动,加上儒家一脉想扩大影响。
于是就让儒家孔圣一脉的孔融提早出仕了。
先是安排在洛阳做了几年官,积攒经验和资历才被调任为北海相。
同时儒家推动他提早任职,怕是也有自己的打算。
毕竟诸子百家也是在系统的平衡下出世。
而且如今乱世,儒家想扩大和保住地位,就得有自己的影响力。
孔融是孔子后人,让他在北海站稳脚跟,既能收拢民心,也能为儒家攒下筹码。
也有可能想重现先秦时期的百家盛世。
宋江这时担忧说道:“咱们投北海相,既是为了报国,也是为了给我等寻条出路。
只是不知孔融为人如何,是否真能容得下咱们这些草莽出身的人。”
“宋江兄弟放心”简雍回道。
“我曾读过孔融的文章,字里行间透着仁厚,且他在洛阳为官时,就常接济流民、提拔寒门,不是那等看重出身的人。
咱们只要真心为他效力,他定会重用咱们。”
“再好不过了”宋江点了点头。
众人说着,而脚下的马蹄也愈发轻快,原本需要两日的路程,竟只用了一日半便到了剧县郊外。
远远望去,剧县城墙高耸,城门处守卫森严,往来的行人虽不算多。
却都神色安稳,比起营陵的紧张,多了几分太平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