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长社之危,刘明献策(1/2)
刘明再次说道“奉命前往长社报到,途经许县时恰逢黄巾围城,便率军前来相助,以解许县之危。”
“原来是涿郡才子刘明!”傅燮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郑重回礼,语气中满是敬意。
“久闻刘校尉在涿郡大破程志远、解平原之围的壮举,今日一见,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若非校尉及时驰援,许县危矣,这份恩情,傅某与全城军民没齿难忘。”
他说着,又侧身示意身后的亲兵:“快,为刘校尉及麾下将士备下酒食,务必好生款待!”
“先谢过傅将军美意。”
刘明拱手辞谢,语气诚恳,“只是在下身负军令,需尽快赶赴长社,实在不便在此久留,还望将军海涵。”
傅燮闻言,虽有惋惜却也理解,颔首道:“既如此,傅某便不强留了。
刘校尉一路保重,到了长社,代我向皇甫中郎问好。”
“定当转告。”刘明翻身上马,身后众将亦随之披甲备鞍。
“珍重。”
“珍重。”
两句话在风中交叠,刘明一扬马鞭,一千五百铁骑再次列成整齐队列,踏着烟尘向长社方向疾驰而去。
傅燮站在原地目送良久,直到那队骑兵化作远方黑点,才进入许县。
许县距离长社就很近了,正常骑行需要一天,如果是急行军的话,需要半天就能到达。
夜幕降临,长社城外十里处,刘明一行人设下简易营寨。
士兵们匆匆啃着干粮充饥,刘明则即刻派出数十名斥候,趁夜色,探查城外局势。
一刻钟后,斥候悉数返回,为首者翻身下马,单膝跪地急报:“将军,长社已被六万黄巾围困四日,城中官军数次突围均告失败,如今形势危急!”
刘明闻言,心中也是回想起来。
他清楚记得,原历史上,朱儁军被黄巾军波才所败而撤退,随后左中郎将皇甫嵩与他一起进驻长社防守,随后被波才率大军围城。
在五月份,夜晚正逢大风,随后曹操设计火攻才大破波才。
当时只因黄巾军以草结营,营寨连绵成片,周遭又长满野草,再得风向相助,才一举逆转战局。
而今看来,有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波才依旧沿用着那套致命的扎营方式,历史轨迹未改,坏消息是提前了一个月。
虽然提前了一个月。
“但是这等天赐良机,绝不能错过!”刘明暗自思忖。
但他随即冷静下来:己方仅有一千五百骑兵,面对六万大军。
贸然冲锋无异于以卵击石,对方只需每人一口唾沫,便能将他们淹没。
反复斟酌后,他定下计策:“唯有将火攻之策写在布帛上,让后羿射进城内,告知皇甫嵩里应外合!”
波才围困长社只需要一直围起来就行,等他们粮草耗尽,就不用耗费一兵一足。
所以,波才都是围而不攻,再者黄巾粮草缺少的话,他们只能抢周围大户了,谁叫颍川是大户人家。
于是次日,刘明将计策详尽写在白布上,递给后羿。
他盘算着,到时只需靠近城墙,凭借后羿这位神射手搭箭拉弓,定能将布帛精准钉在长社城头的木柱上。
事成之后,再进行下一步计划。
刘明随即率铁骑在黄巾大营边缘游走。
他深知,此刻冲入重围便是死路一条,只能在外围盘旋,伺机行动。
【叮,刘明?雄武技能发动……】
【姜臣……】
系统提示音此起彼伏。
在黄巾渠帅,波才眼中,这股骑兵不过是跳梁小丑,翻不起什么风浪。
可若放任不管,对方每次来犯都能撕下一小块肉,长此以往量变引起质变,己方伤亡终将逐渐增多。
随后他下令,将军中弓箭手部署在大军四周外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