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朝中官员逐步被罢免!(1/2)
【无论是朱厚照夺回军权,豹房之事,其实都主要是为了讲,当时的朱厚照确实是有意识到文官集团的手段之阴暗,完全介绍不择手段的!】
【所以才会做出如此离谱的事情!】
【今日,我们主要是讲刘谨此人,此人是朱厚照从小培养的八个亲信之一,也是最信任的人,可以说武宗这些年做的那些事情,都是以刘谨为主要的实行者!】
【所以,我们主要先讲刘谨的故事,正德元年,十五岁的朱厚照登基为帝,是为明武宗。
此时的朝堂,正处于一场隐形的权力争夺战中,内阁首辅刘健、次辅谢迁等顾命大臣以辅佐新君”为名,试图延续弘治朝的文官主导格局。
而年轻的武宗虽身居帝位,却对冗长的朝会、严苛的祖制心生厌倦,更不满文官集团对其私生活的频繁劝谏。
其实就是明武宗认为,此时的朝堂之上,早就已经无人可用的,没有人是值得信任的。
于是刘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走进权力中心。
他早年净身入宫,在东宫侍奉朱厚照,以机敏善察深得这位未来天子的信任。
武宗继位后,刘瑾与马永成、谷大用等七位宦官并称八虎,但他凭借对武宗心思的精准把握,很快成为八虎之首。
此时的刘瑾,本质上是武宗对抗文官集团的利刃。
也是以这些东宫时就跟在身边的近臣来接管军政大权!
武宗曾私下对刘瑾说:“这些文官总说祖制不可违,可朕想修个豹房练些亲兵,他们都要哭谏,难道朕这个皇帝,还不如几卷旧书?”
刘瑾立刻附和:“陛下是天子,当行天子事。文官们不过是借祖制束住陛下的手脚,好自己专权。”
这番对话揭开了刘瑾专权的核心逻辑,他的所有行动,初期均以执行武宗意志为出发点,其实就是明武宗授意的!
正德元年十月,武宗想从内库支取十万两白银赏赐边军,被户部尚书韩文以内库空虚,需节用为由驳回。武宗怒不可遏,
对刘瑾说:“户部是朕的户部,还是文官的户部?”
刘瑾随即行动:他连夜核查内库账目,查出韩文任内曾私自挪用内库银子给文官集团发放灰色收入,随即在武宗面前揭发。
武宗以此为由,将韩文降职为南京户部尚书,改任亲信李逊学为户部尚书。这是刘瑾第一次以执行帝命的名义打击文官,也让武宗尝到了借宦官制衡外廷的甜头。】
刘谨此人的出现,让朱棣顿时眉头紧锁。
主要是在这个人的身上,感受到了熟悉的气息!
主要是熟悉的味道。
当初的王振不就是如此吗。
权倾朝野,文武百官都被制约,完全成为宦官的一言堂。
至少当时的天幕就是这样说的。
刘谨此人不会也跟王振是一样的人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