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老二死了?(2/2)
朱元璋呢喃道,心想自己当初怎么就没学会这句话呢,要不然也能让老四死心塌地的帮他去打仗了。
这句话是朱重八说的,跟我洪武大帝有什么关系?
【汉王朱高煦被宣德皇帝的大军围在达乐安,并发射神机铳箭,震慑叛军,又不顾众将请求,再次把劝降书信射入城内,朱高煦仍不理会。】
听到这,朱棣怒了觉得刚才打轻了朱高煦。
大孙子明明给了他活路,可结果老二还不知死活。
生性多疑的朱元璋却觉得,朱瞻基并非真的要放过朱高煦,只是为了动摇叛军军心。
朱高煦此刻已经是必败的局面。
朱棣满意的看向朱瞻基:“看来你当皇帝以后也没忘记爷爷教诲,一家人没必要见生死,将你二叔三叔抓起来就可以了!”
朱瞻基很清楚,老爷子由于造反成功,一直不希望手足相残出现。
不仅是这次,之前每次的试探,朱瞻基都说过要放过朱高煦跟朱高燧。
当然,朱高爔不能放过。
朱瞻基不允许隐患留在身边的。
朱棣此话,却气得朱元璋冷哼一声。
难道你朱棣跟朱允炆就不是一家人吗?
怎么就能下狠手!
朱元璋已经没办法阻止靖难,他相信朱棣也是如此。
现在就等着在天幕上看到朱棣的笑话。
“你想儿孙要相亲相爱?不可能的,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注定要重演!”
没等朱棣回话,天幕的画面还在继续。
只见天幕之中的虾仁忽然起身,不知从什么地方拿出来一只烤乳猪放在桌面。
【朱高煦不愿意投降,但那些跟着他一起造反的城内叛军早就心生退意。】
【原因很简单,这并非是两国交战,朱高煦的守城军也是大明士兵,投降更多的是审时度势!】
【最终汉王朱高煦被手底下的人五花大绑抬到了朱瞻基面前!】
【此时,群臣纷纷上奏,请求将朱高煦按照大明刑法砍头,朱瞻基不许,还把弹劾奏章给朱高煦看,朱高煦叩首道:“臣罪该万死,惟听陛下处置。”
朱高煦余党全部被擒后,朱瞻基赦免城中守军之罪,改乐安州为武定州,命薛禄与尚书张本留守,然后班师回朝。】
【返回北京后,朱瞻基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还亲自把平息朱高煦叛乱一事编写成《东征记》,昭示群臣。并让逆党王斌等人伏诛,同谋伏诛者六百四十余人,因故意放纵和藏匿反贼而被处死或戍边的计一千五百余人,发配到边远地区的计七百二十人。】
话音落下,虾仁拿起桌面的烤乳猪,大喝道:
【大家看见没有,这就是造反的下场!】
朱棣很满意,大孙子果然没有杀老二。
老二都不杀,那么老三肯定也会放过的。
此刻朱棣可以自信的告诉老爹朱元璋,他的子孙并没有自相残杀。
对老四朱高爔,则是希望他明白,安心当个藩王,朱瞻基是不会怎么样的。
朱瞻基在旁边大喜,他很清楚这是讨好老爷子的机会,不顾老爹朱高炽的阻拦,来到朱棣面前:“爷爷,二叔三叔四叔,都是我的挚爱亲朋,哪怕他们犯再大的错,自己也绝对不可能杀他们的。”
可接下来天幕的话,却让朱棣气得脸黑。
【朱瞻基从小就被朱棣誉为传世之孙,这坚定了他夺取皇位的决心!】
【意味着他跟二叔朱高煦之间早就相互埋下深深的仇恨,如今朱高煦落到他手中,也就剩下一个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