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五二开局的漫漫人生路 > 第188章 北辰上天,太空基地初建

第188章 北辰上天,太空基地初建(2/2)

目录

“第一,空天战机生产线建设组。由总体设计部主任牵头,联合生产工程部、材料供应部、质量监控中心。

你们的任务是在最短时间内,将02号原型机的设计图纸,转化为可批量生产的工艺流程。

选址就在基地三号区,利用原有洞库设施进行扩建和改造。全国范围内的优质资源和顶尖技工,会以最高优先级向我们倾斜。

我要在一个月内看到生产线框架搭建完成,三个月内实现首架量产型战机下线!”

“保证完成任务!”总体设计部主任猛地站起身,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

“第二,‘北辰’核心舱发射及在轨组建团队。”

石毅看向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专家。“由赵老总工程师负责,对接航天科技集团。总装那边实验核心舱段已经就绪,发射窗口定在一个月后。

我们的任务是:确保‘承影’02号做好万全准备,承担此次发射入轨后的在轨护航、伴飞监视、以及核心舱初步在轨检查的辅助工作。

这是‘承影’的首次太空勤务,也是‘北辰’平台的起点,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放心,石总师!我们航天组憋了这么多年,就等这一天了!”赵老工程师推了推眼镜,眼中闪烁着睿智而自信的光芒。

“第三,空天防御体系战略研究小组。由我亲自牵头,李参谋长、电子对抗部主任、战略分析部主任参加。

我们需要立即开始构建理论框架,界定防御范围、响应层级、作战规则,并着手进行初步的模拟推演。我们的敌人不会坐视我们建成‘南天门’,未来的对抗必然从大气层内延伸到太空。”

“明白!”被点到的几人齐声应道。

“散会!立刻执行!”石毅一挥手,所有人如同上紧了发条的齿轮,迅速离开会议室,奔向各自的岗位。

基地仿佛一架瞬间提升到最大功率的引擎,每一个部件都高速运转起来。

三号区,原本略显空旷的巨型洞库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

大型工程机械轰鸣着进场,进行加固和改造。

全国调集的最先进的精密加工中心、自动化装配机器人等设备,通过重型运输车源源不断运入。

从各大飞机制造厂、研究所选拔抽调的上千名顶尖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带着行李和家国情怀,迅速入驻临时搭建的宿舍区。

生产线建设组夜以继日地优化图纸、调试设备、培训人员,目标直指第一架量产型“承影”战机。

航天发射阵地,气氛同样紧张。来自航天科技集团的技术团队与基地航天组紧密合作,对那枚经过特殊改进、拥有更大整流罩和更精确入轨能力的“长征九号”乙型重型运载火箭进行最后的检测。

巨大的火箭箭体上,“北辰”两个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它所搭载的“北辰”核心实验舱段,虽然只是未来完整空间站的一个雏形,却集成了能源、控制、对接等最关键的系统,是真正的“种子”。

而机库内,“承影”02号原型机迎来了最细致的一次“体检”和针对性改装。

工程师们为它加装了适用于太空精密作业的机械臂接口、增强了与“北辰”核心舱进行数据链对接的兼容性、优化了长期在轨伴飞时的各项系统。

飞行员们也在进行高强度模拟训练,熟悉在失重环境下操控战机进行近距离护航、舱外检查等复杂科目。

石毅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忙碌的岗位。在生产线工地询问进度,在发射阵地查看火箭状态,在模拟训练中心观看飞行员操作。

他的大脑如同高速计算机,处理着海量信息,协调着各方资源,解决着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时间一天天过去。生产线框架初步搭建完成,首架量产型战机的部分结构开始试制。

“长征九号”乙型火箭检测完毕,转入燃料加注阶段。

“承影”02号完成改装和测试,状态完美,飞行员准备就绪。

发射日前夜,石毅再次检查了所有环节,确认万无一失后,才回到办公室。

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的发射塔架,心潮澎湃。

第二天,黎明时分。戈壁滩上寒风依旧,但发射场周围却人头攒动(限于核心参与人员)。

所有人都屏息凝神,望着那枚巍峨矗立的火箭。

石毅坐在指挥中心主位,面色平静,但紧握的拳头透露着他内心的紧张。这一次,不再是单纯的武器试验,而是真正迈向“天宫”的第一步。

“一小时准备!”

“三十分钟准备!”

“十分钟准备!”“一分钟准备!”

“十、九、八、七……三、二、一!点火!起飞!”

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响彻天地,巨大的火箭喷射出耀眼的火焰,缓缓离开发射塔,随后速度越来越快,如同撕裂苍穹的利剑,向着预定的轨道加速飞去。

“程序转弯正常!”

“一二级分离正常!”

“整流罩分离正常!”

“火箭飞行正常!”

每一项通报都让指挥中心的气氛缓和一分。

“器箭分离!‘北辰’核心实验舱准确进入预定轨道!”

瞬间,指挥中心内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成功了!

但石毅没有放松,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他立刻下令:“‘承影’02号,按预定计划,起飞!执行护航对接任务!”

早已在跑道上待命的“承影”02号,如同黑色的闪电,直冲云霄,迅速突破大气层,朝着“北辰”核心舱所在的轨道域飞去。

很快,大屏幕上出现了“承影”02号传回的实时画面:漆黑的宇宙背景中,一个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筒状结构物正沿着轨道平稳运行,那是刚刚开启自身电源和基本系统的“北辰”核心舱。

“02号报告,已目视发现目标。状态稳定,开始伴飞。”

“保持安全距离,进行全方位扫描检查。”

“承影”02号如同忠诚的护卫,围绕着“北辰”核心舱缓慢飞行,机身搭载的高清摄像头和多光谱扫描仪对核心舱的每一个外部接口、每一块太阳能板、每一个天线进行着细致入微的检查。

“外部结构完好,无发射损伤。”

“太阳能板展开正常,供电稳定。”

“信号发射器工作正常。”

数据源源不断传回地面。整个过程持续了数个小时,“承影”02号完美地履行了它的首次太空勤务,展现了空天战机除了作战之外的巨大价值。

当02号战机报告“初步检查完毕,‘北辰’核心舱状态良好,可进行下一步操作”时,指挥中心再次响起掌声。

石毅终于露出了放松的笑容。他对着话筒说道:“02号,任务完成得很好。可以返航了。”

“02号明白,开始脱离,准备返回。”

看着屏幕上“承影”02号轻盈地脱离伴飞轨道,优雅地调整姿态,向着地球方向返回,石毅知道,一个崭新的时代,真的开始了。

“北辰”核心舱的成功入轨和初步运行,意味着种花家拥有了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轨道战略前哨站。而“承影”战机成功的护航与检查,则证明了空天一体化运作的可行性。

他拿起保密电话,汇报了这一历史性的成功。

电话那头,传来了首长难以抑制的激动声音:“好!干得漂亮!石毅,你们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北辰’上天,‘承影’护航,这标志着‘南天门计划’的骨架,已经立起来了!

下一步,就是要让它血肉丰满,让它成为守护国家安全的擎天巨柱!”

“请首长放心!”石毅坚定地回答,“我们会加快量产机型生产,加速后续舱段的发射和组装。真正的‘南天门’,不会太遥远!”

挂断电话,石毅走出指挥中心。外面,阳光正好,戈壁滩辽阔无垠。

他抬头望向湛蓝的天空,仿佛已经能看到,在不远的将来,一座巍峨的种花家太空基地“北辰”将悬挂于九天之上,无数架“承影”空天战机如同巡天的雄鹰,守护着国家的疆域与利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