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四合院:五二开局的漫漫人生路 > 第98章 实验新枪械

第98章 实验新枪械(1/2)

目录

石毅回去后,忙了一会就休息了。

第二天,石毅就进入办公室开始画图。

他伏在办公桌上,只有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偶尔尺规碰撞的轻响,在寂静的办公室中格外清晰。

他心无旁骛,将全部心神沉入脑海中图纸的各个关键部位,确保被他以最原始的方式——手绘,一点点绘制到这个五十年代的世界,不能有一点点的失误。

一张又一张。

继81式步枪(八一杠)和81式班用轻机枪之后,88式狙击步枪的精密结构在图纸上铺陈开来。

无托设计带来的紧凑布局,光学瞄准镜基座的定位孔,消焰碗的复杂内腔……每一笔都需要极致的专注,容不得半分差错。

接着是巴雷特M82A1反器材狙击步枪那庞大而充满力量感的轮廓,粗壮的枪管,巨大的枪口制退器,复杂的枪机结构,尤其是那个关键的“浮动枪管”设计原理,石毅用了整整三张大幅面图纸才将其细节、公差要求和装配关系表达清楚。

然后是89式重机枪。枪管短后坐与导气混合原理的动态示意、环形杠杆供弹机构的运动轨迹、球形铰链枪架的操作角度……图纸堆叠起来,厚度惊人。

最后,是那台象征着金属风暴的CS/LM12型转管机枪。

六根狰狞枪管的排列,复杂的外接电源驱动箱结构,弹链与无链供弹的转换接口,高射速下的散热设计……其复杂程度远超其他枪械。

石毅所耗费的时间是其他枪械的数倍,才将这头“钢铁巨兽”的所有秘密,用精确的线条和标注封印在厚厚的图纸上。

当最后一笔落下,石毅扔下几乎磨秃的铅笔,靠在椅背上,长长地、仿佛耗尽所有力气般吐出一口气。

桌面上,六大摞图纸如同六座沉甸甸的堡垒,代表着足以颠覆这个时代认知的火力基石。

他没有片刻休息,立刻叫来了技术科科长杨工。

杨工推门进来,看到桌上那堆积如山的图纸和石毅略显疲惫,异常亢奋的状态,心里猛地一跳。

当他被示意翻看那些图纸时,手都在微微颤抖。

“厂长…这…这些都是?!”杨工的声音干涩,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

从81杠的紧凑实用,到88狙的精密致命,再到巴雷特那令人窒息的破坏力,89式重机枪的颠覆性设计,最后是那台CS/LM12转管机枪……

这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产物,每一份图纸都像一颗重磅炸弹,炸得他这位工程师头晕目眩,世界观都在摇晃。

他拿起一份图纸,手指抚过那些精密的线条和标注,喃喃道:“这加工要求…这结构…简直是…神乎其技!厂长,您…您是怎么…”

“杨工!”石毅打断了他,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图纸的来源你不用问。现在,我需要你立刻行动,挑选最核心、最可靠、技术最顶尖的人员,成立一个绝密的‘零号车间’。

加强保卫等级,所有参与人员签署保密条例,实行封闭管理。”

他指着图纸,眼神锐利如刀:“材料,早已备好了,不惜一切代价,设备,厂里最好的机床优先调配过去,加工精度要求极高,要精雕细琢。

目标是:在最短时间内,严格按照图纸,将这里所有的枪械,每样至少给我造出三支原型枪,配套的弹药,我会吩咐李建军最快的时间准备好,一旦制作完成,马上进行实验。”

杨工挺直腰板,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般的注目礼:“厂长放心!我们一定会用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质量,把东西造出来,保证完成任务。”

石毅点点头,就让他去忙了,然后找来李建军,将丹药的型号数量交给他,让他去警卫团申请。

“小石,这弹药是不是有些多啊?”李建军看着手里的清单,有些奇怪的问道。

能不多吗?步枪和狙击枪还好点,但轻重机枪哪个不是弹药消耗大户啊!金属风暴、火力网的构成,不都是子弹大量发射生成的嘛!

“你别管!过两天你就知道了。赶紧去吧。”石毅懒得解释,直接敷衍一句,就将李建军打发走了。

三机厂的车间,杨工到来后,直接挑选手艺不错的工人,进入了新组装机床的车间,虽然有部分机床还没组装好,但组装好的已经够用了。

将图纸拿出来,并让工人和技术员们签署了保密条例,因为工人都是退伍军人,忠诚值得信任,而技术员也是二机部出身,对这些保密条例,也是熟悉,所以很快就解决了,然后就开始分发图纸,按照图纸的要求开始制作。

很快车间就响起,车床的切削声,铣床的嗡鸣,钳工锉刀的沙沙声,热处理炉的轰鸣……汇成了一曲为超越时代武器而奏响的工业交响。

虽然有着新机床,但进度比预想的要慢,尤其是巴雷特和转管机枪的复杂部件,但每一步都走得无比坚实。

石毅也前往车间盯着,但他的事也不少,不能时刻都待在车间,就在石毅和陈雪茹等人送走前来三机厂订购机床的别床人员后,杨工带着满身油污和疲惫却无比兴奋的神情,敲开了他办公室的门。

“厂长,成了!所有型号,第一批原型枪,全部装配调试完毕,就差弹药,就能做了初步安全性检测,随时可以…实弹测试。”

石毅猛地站起身,眼中精光爆射:“好!通知李建军连长,带上他最信任的射击骨干,你亲自押运,目标,山坳最深靶场,今晚,行动!”

三机厂是有靶场,但这里可是四九城,步枪还好说,重机枪和转轮机枪在这实验不是搞笑嘛,估计枪一响,全城就开始戒备起来,警卫团就开始行动起来。

所以为了不找麻烦,还是去山里测试吧!反正前段时间,让李建军在偏远隐秘的山坳里制作了个简易的靶场。

夜色如墨,山风呼啸。三机厂最偏远、最隐秘的山坳靶场被数盏大功率灯照得亮如白昼,但灯光被刻意控制在山坳内部,从外部几乎无法察觉。

警卫连长李建军带着三名眼神锐利、枪法最准、政治绝对可靠的班长早已肃立等候,他们看着被帆布严密遮盖、由杨工亲自带人小心翼翼抬进来的几个长条木箱和弹药箱,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期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