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话本由来(2/2)
“肯定是因为刘大人是个大清官,他们家就多几分正气,人看着也跟别处不一样。”林来富也附和道。
你一言我一语的夸完,奉竹对姜宛童家人就剩下个笑脸迎人的好印象。
因奉竹说找姜宛童有事,姜宛童便把她请进自己所住的堂屋东耳房休息。
“奉竹姐姐先在这里歇一歇,我去给你拿蜂蜜水。”姜宛童说罢便出去了。
奉竹确实有些累就没拦着,也细细打量姜宛童的房间。
她是刘家的家生子,生活条件是不差的,从没来过这乡下地方,但见不得刘静曼已经想《梦梁记》的后续故事想疯了,她便自告奋勇要来找姜宛童替主子分忧。
又得知黑子与姜家有几分交情,找到黑子帮忙带路,这才打听到姜家住处。
刚刚一路上坐着牛车,她腰都要坐断了。
之前总算到了姜家,虽然松一口气,但又担心乡下人家乱七八糟的无处下脚。
可进去就发现,姜家院子里很是整洁。
姜宛童所住的堂屋东耳房也十分干净,当然比不上刘家的富贵,可干净整洁就让奉竹心里好受很多,她一路很累,就怕没地方歇脚。
奉竹观察着,就看见姜宛童书桌旁放着一册书,书名正是《梦梁记》。
她惊喜的起身,正巧姜宛童端着蜂蜜水和蜂蜜小蛋糕、冰皮月饼进来。
“姜姑娘,你那本《梦梁记》是从那家书斋买的?”奉竹迫不及待的问。
“啊?那不是买的,那是我自己凭记忆默写出来的。”姜宛童边给奉竹倒蜂蜜水边说道:“那日跟刘姑娘聊过之后,我对这话本的喜爱又翻上来,可因买不到,我怕忘了其中的故事,便默写下来。”
奉竹听她这么说,就难掩失望:“是啊,这么好的书,我跑遍济源县也没找到,也不知道那些书商怎么想的。”
姜宛童抿唇笑而不语,你当然找不到啊,毕竟这是我编的,嘻嘻。
她心中压着笑意,给奉竹递了一杯蜂蜜水:“这套茶具还是这个月新买的,正好奉竹姐姐来了可以用上。”
奉竹听说这是头一次用的新茶具,心里熨帖两分:“谢啦。”
喝了蜂蜜水,奉竹的疲惫也少一些,正要开口跟姜宛童借书,就听她说:“奉竹姐姐也没买到这书?难道,哥哥说的是真的?”
“啊?你哥哥说过什么?”奉竹有些好奇的问。
“就是,当初我哥说这话本子是他写的,想拿去卖给书商赚些银钱,可他没什么名气,那书商看都不看就给他打发走了。我看过觉得很好看,便觉得他是哄我呢。”姜宛童把自己想到的说辞告诉奉竹;
“如今想想,刘姑娘博览群书都没听过这本书,偌大个济源县,我与奉竹姐姐都找过多次也没发现一本这书,看来真有可能是哥哥写的了。他当初还说带去海上找找灵感,再修改一番,我以为都是调侃呢,如今想想却原来都是真的。”
奉竹闻言惊讶的说不出话,可转念一想,唯有这个解释最合理。
只是,这是人家哥哥的遗作,如今人家默写出来正是缅怀的时候,她现在再开口借,好像不太好?
奉竹有些纠结的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