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讨价还价(2/2)
说话间,齐恒已经上手翻起来了,正看着的是一幅山水画,工笔重彩,风格与传统的山水画有些不同,山、水、人、树的位置自近而远,自大而小,像实景一样。这分明已是西方的画法。
摊主看齐恒明显很有兴趣的模样,介绍道:“我舅姥爷说了,这是前朝宫廷画师梁一恺的画,他的老师是前朝有名的洋人画师,所以他融汇了中西方的画法,自成一派,叫什么‘西学派’。看见这树和人的大小了吗?是按照真实比例来画的,这叫什么来着?”
“焦点透视法。”齐恒接道。
“对!”摊主对齐恒竖起了大拇指,赞道:“要不说老弟一看就是个文化人呢,真是有眼力。我舅姥爷跟我说了好多回,我都记不住。啥焦点透视啊,听名字就怪模怪样的,果然是洋人的玩意儿,我们哪整得懂啊。”
这摊主说话土,透着股憨厚劲儿,容易让人放下心里的戒备。他又指着印章说:“看见这章子没,上面印着浮槎翁三个字,是梁一恺的别号。这幅画保存得很好,主人当年肯定很爱惜,就是运道不好,被不肖子孙当废品给卖了。要不是遇到我们兄弟,那就给毁了。”
齐恒细细看过去,对书画这东西,他虽然不是很感兴趣,但从小在爷爷的熏陶下也懂一点。梁一恺的名字他听过,连真迹也在别处见过,这印章是没错的,风格也对,画纸也看不出做旧的痕迹,不由信了八九分。
沈明月见他看得全神贯注,知道他这是听进去了,但前朝她不了解,只在原主的记忆中能搜出一点只言片语的记载,没法判断。她凑过去,抓着画轴道:“这画真漂亮,人跟真的一样。”
说话间,眼前已浮现出画的信息:行猎图,公元1689年。
前朝的画,年代是对得上的,应该是真品。但沈明月心里还犯嘀咕,真这么容易?
齐恒有点拿不定主意,悄悄扯沈明月的衣袖,她在他手心里挠了两下,这是两人约好的暗号,表示是真的。
“这画多少钱?”齐恒问摊主。
摊主比了个三,“三百。”
沈明月惊呼,“太贵了,你不是废品回收站五块钱淘回来的吗?”
摊主笑道:“小妹啊,这可是宫廷画师梁一恺的真品,甭管我从哪里得来的,它就值这个价呀!”
“太贵了。”沈明月摇头,“给你十倍的价,五十,已经很高了。这就是一幅破画,又不能吃又不能喝的,谁会买这个啊!”
“小妹你这就错了。”先前那中年汉子说道:“在不懂的人眼里,它是不值钱,但是在懂的人眼里,它就是无价之宝。是不是啊,老弟?”
“三百是有点贵了。”齐恒沉吟半晌,才说:“便宜点。”
兄弟俩对视一眼,喜上心头,但脸上还是装作无奈的样子,说道:“看老弟你是个行内人,我也想给它找个好归宿,能好好珍惜它,也不枉我从废品回收站把它扒拉出来。这样,我让一步,二百六十,够意思了吧?”
沈明月在齐恒掌心里画了两个六,齐恒没还过价,这种也太狠了点吧,不太确定地说:“六十六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