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新朝的“第一把火”(2/2)
“所以,”
“——我给你们一个机会。”
他伸出三根手指。
“三天。”
“三天之内,主动,去都察院,投案自首,将你们这些年,贪-占的所有不义之财,都给咱……原原本本地,吐出来!”
“我可以保证,只要你们做了,以往之事,既往不咎!”
“但若是……”朱旺的眼中,闪过一丝骇人的杀机,“……三天之后,还想心存侥-幸,等着本王,亲自派人,去你府上‘请’……”
“——那到时候,可就别怪本王,不讲情面了!”
……
当天下午,都察院的门口,便排起了长长的“退赃”队伍。
无数的官员,脸色惨白地,将一箱箱的金银财宝,田契房契,从自家的马车上,搬了下来。
那场面,比过年时的庙会,还要热闹。
而朱旺,则带着同样被这场“新朝第一把火”震撼得不轻的朱标,来到了一个……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地方。
——国子监。
此刻的国子监,早已没了往日的喧嚣。
数千名监生,正静静地坐在大讲堂内。
他们的面前,没有经史子集,只有一份……刚刚才由皇家科学院和皇家银行,联合下发的“入学通知书”,以及……一份“助学贷款申请表”。
讲台之上,站着的,是新任的国子监祭酒——方孝孺。
这位昔日里最是讲究“纲常伦理”的大儒,此刻,却用一种充满了激情与希望的语调,向着下方的所有学子,描绘着一个……全新的未来。
“……诸位,从今天起,你们,将不再是只会皓首穷经的腐儒!”
“你们,将进入皇家科学院,学习最先进的‘格物’之学!你们将进入皇家银行,学习最精妙的‘经济’之术!你们将进入皇家军事学院,学习最强大的‘强军’之道!”
“你们,将成为我大明朝,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人才’!”
“你们的未来,将不再是那小小的,独木桥般的科举之路!”
“而是……整个世界!”
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用尽全身的力气,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
“——去吧!孩子们!”
“——去,用你们所学的知识,去为我大明,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盛世吧!”
朱标站在讲堂的后方,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幅景象。
他看着那些,因为方孝孺的演讲,而激动得满脸通红,眼中燃烧着熊熊火焰的年轻学子。
他看着那些,正在认真地,填写着“助学贷款”,规划着自己未来的寒门子弟。
他突然,明白了。
他明白了,自己那位堂兄,真正的目的。
他不是要摧毁什么。
他是在……创造!
他在用一种近乎“粗暴”的方式,强行地,将这个陈腐的帝国,推上了一条……崭新的,充满了无限希望的……快车道!
他转过头,看着身旁,那个脸上挂着欣慰笑容的朱旺,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敬佩。
“旺哥……”
“嗯?”
“谢谢你。”
朱标的声音,很轻,却又……很重。
朱旺笑了。
他拍了拍自己这位,终于开始蜕变为一个真正帝王的,堂弟的肩膀。
“谢什么?”
“——咱们,可是兄弟。”
……
就在整个应天府,都沉浸在这场由朱旺一手导演的,“破旧立新”的伟大变革之中时。
一个不速之-客,却悄然地,抵达了应天府。
那是一个身着华丽燕王亲王服饰,脸上却带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沧桑和疲惫的……年轻人。
正是,刚刚才在漠北,打下了不世之功的……燕王,朱棣!
他没有按规矩,在城外等候圣旨。
而是直接,带着一队亲兵,快马加鞭,闯入了应天府!
他的目标,不是皇宫,也不是东宫。
而是……
——澳王府!
当朱旺得到消息,匆匆赶回王府时。
只见朱棣,正独自一人,坐在他那空旷的书房之内。
他的脚边,放着一个用黑布包裹的,长长的东西。
“老四?”朱旺看着他,眉头一皱,“你怎么……突然回来了?父皇他……”
“父皇,已经知道了。”朱棣缓缓地,抬起头,那双一向充满了自信与霸气的眸子里,此刻,却布满了血丝,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
“大哥……出事了。”
朱旺的心,猛地一沉。
“他……他怎么了?”
朱棣没有回答。
他只是缓缓地,揭开了脚边那个黑色的布包。
布包之内,露出的,是一具……早已冰冷的,小小的……尸体。
那是一个看起来不过七八岁的孩童。
他的身上,穿着的,是……大明皇孙的服饰!
他的脸上,还残留着死前极度的惊恐。
而在他的眉心处,一个细小的,几乎难以察-觉的血洞,清晰可见!
“这是……”朱旺的身体,猛地一颤。
“是允炆。”朱棣的声音,沙哑得如同两块砂纸在摩擦,“……我那可怜的……侄儿。”
“三日前,他于东宫之中,温习功课之时,被……刺杀了。”
“凶手,是一名刚刚才被选入东宫,负责教导他‘西域算学’的……色目人教师。”
“一击毙命。”
“凶手当场,便……服毒自尽了。”
朱棣缓缓地,抬起头,那双赤红的眸子里,充满了无尽的,冰冷的杀意。
“旺哥。”
“——那个人……回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