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擂鼓助威(2/2)
……
武英殿。
朱元璋看着手中的报纸,以及毛骧呈上来的,关于江南士族们“幡然悔悟”的密报,是哭笑不得。
“这小子……”他指着朱旺的名字,对着身旁的朱标,感慨道,“……真是把这‘杀人’和‘诛心’的手段,给玩绝了啊。”
“先是用炮火,打断他们的骨头,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怕’。”
“然后再让方孝孺,出来给他们讲道理,熬鸡汤,告诉他们什么是‘道’。”
“一打一拉,一硬一软……”朱元璋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了一个极为复杂的,既有欣慰,又有几分嫉妒的表情。
“……这御下之术,他娘的……比咱都会玩了。”
朱标看着父皇那副“自家白菜被猪拱了”的表情,也是忍俊不禁。
但他心中,对朱旺的敬佩,却又加深了几分。
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堂兄,正在用一种……他从未想过的方式,将这个庞大而又陈腐的帝国,推向一个……全新的,未知的,却又充满了无限希望的……未来。
……
就在整个大明朝堂,都沉浸在一种“思想大解放”的奇特氛围中时。
一场真正的,关系到帝国未来百年国运的……“大考”,也终于,悄然来临。
大明皇家海军学院,毕业大典。
暨,“无敌舰队”……首次远洋拉练誓师大会!
龙江港码头之上,旌旗招展,人山人海。
“富强”号、“民主”号、“和谐”号,这三艘经过了数月紧张舾装和调试的钢铁巨兽,终于,以一种完全体的姿态,第一次,展现在了世人面前。
一百零八门黑洞洞的炮口,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崭新的大明龙旗,在数十丈高的桅杆之上,迎风招展。
数千名身着崭新蓝色海军制服的年轻学员,精神抖擞地,在宽阔的甲板上,列成了整齐的方阵。
朱元璋亲率太子朱标,以及……所有在京的皇子亲王,文武百官,登上了“富强”号的甲板。
当他亲手,将那面代表着“无敌舰队”最高指挥权的,绣着“澳”字的帅旗,郑重地,交到朱旺的手中时。
整个码头,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欢呼声!
“旺儿。”朱元璋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高出半个头,早已褪去了青涩,变得沉稳而又锐利的侄子,眼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慨与……期许。
“……此去,前路漫漫,风高浪急。”
“——给咱,保重!”
朱旺接过帅旗,对着这位为他付出了一切,信任了一切的叔父,郑重地,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陛下放心!”
“——臣,定不辱命!”
……
“启航——!”
伴随着朱旺那声嘹亮的号令,以及……那一百零八门巨炮同时发出的,震耳欲聋的礼炮轰鸣!
大明“无敌舰队”,终于,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地,驶离了港湾。
他们的第一站,不是倭国,也不是南洋。
而是……
遥远的,冰封的,充满了未知与挑战的……北方!
……
北平,燕王府。
朱棣看着手中那份由朱旺亲笔所写的,措辞极为“客气”的……“军情通报”,是又好气,又好笑。
“……老四亲启:”
“……闻,漠北鞑子,死灰复燃,于草原之上,集结重兵,意图南下。小弟心忧北境安危,特率‘无敌舰队’,北上‘协防’。预计……十日之内,抵达天津卫。届时,或需老四‘支援’些许粮草马匹,以壮军威……”
“……另,此次还特意为老四,带来了一份‘厚礼’。乃是最新研制出的,‘陆海两用,自行火炮’。此物,威力巨大,日行千里,翻山越岭,如履平地。相信……定能为老四,扫平漠北,助一臂之力……”
“…… 此炮技术复杂,操作不易。为免老四军中将士,操作不当,酿成意外。已命海军学院‘炮兵系’全体师生,随舰前往。届时,可于北平城外,与燕山卫将士,进行一番‘友好’的……军事交流。”
“狗屁的‘协防’!狗屁的‘交流’!”
朱棣将信纸狠狠地拍在桌上,笑骂道:“呵呵,分明是嫌咱上次‘扫荡’得不够干净,亲自……跑来抢功劳了!”
他身旁的道衍,却是抚须一笑,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
“殿下,您又错了。”
“哦?”
“澳王殿下此举,非为抢功。”道衍缓缓说道,“……乃是,送功!”
“送功?”朱棣一愣。
“然也。”道衍点了点头,“殿下您想,澳王殿下之舰队,虽船坚炮利,然……终究是水师。于那草原之上,终究是……无用武之地。”
“他此番北上,名为‘协防’,实为……‘武装游行’!”
“他是在向那北元残部,向整个漠北草原,展示我大明朝,那无可匹敌的……海上神威!”
“他这是在……为您即将开始的‘漠北决战’……”
道衍的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敬畏。
“——擂鼓助威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