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舞弊(二)(2/2)
陈景州面色发青,手里攥着一沓白纸,那纸遇水后会有米黄色的字体,但是纸风干以后,字迹就消失。
若不是他看到有考生的水里略带酒味,他还察觉不出如此精妙的事情。
“你们怎么敢……如何敢……”
陈景州痛心疾首,潜规则他无力改变,但人要有志气些,就算提前知道考题,也下功夫背一下吧?
怎么就堂而皇之的拿出来,扯下遮羞布。
一旁的协考官更是着急,这是哪家的小公子啊?
他们没见过不说,还各个面生。
外面传来的消息无数,皆是询问谁被发现之事。
这让他们如何回复?
场下考生有的愤怒,有的惊惧,有的平静……
千人千面心中却都是一个问题,谁给他们这么大的胆子,敢把作弊之事摆在面上。
元承宵更是疑惑,这抓出来的这三个人,他不仅没见过,而且还觉得十分陌生。
往来科举是有潜规则,但是唯一的要求是不得带作弊工具入场。
如此一杆子掀翻所有船的事,到底是哪家的人干得?
寒门考生们虽说心里愤怒,但作弊被揭露对他们而言就是好事。
当今的大奚朝女皇当政,她自幼也受过不公待遇,且上位三年来,一直在缩小寒门与世族的差距。
这沉疴已久的科举选官,女皇该怎么做,就成了他们心中,衡量此主是否为明君的关键。
“陈大人,将众人聚集在此,实属有些……”
“这位大人且莫开口,否则本官会怀疑您与此舞弊案有牵连。”
陈景州的耐性到达极致,任何人此时开口,都会被纳入同犯的范围。
周围的协考官相互看看,这件事他们顶多算知情者,谁也不敢在此时触霉头。
陈景州在等女皇的旨意,作弊一事本就是意外收获,可他还是无法接受,此事摆在眼前。
不多时,两位传旨之人一前一后到来。
身着内宫传旨官服饰的人,目空一切般的站在众人面前道。
“传陛下口谕,所有人不得离开贡院,舞弊案件交由大理寺审查,此届恩科成绩作废,待案件查审清楚后在做定夺。”
传旨官宣读完后,众人领旨谢恩。
未等众人回神,凌云举着摄政王的手令,说道“传摄政王口令,涉嫌舞弊案的三人由鹿营协助大理寺审查,此三人带入鹿营,若有私自窥探消息者,无论是否有关联,一律案同犯论处。”
两道口谕,奠定了此事不查明就不罢休的基础。
众人心中明白,研究有陛下要实行新政的传闻,或许这就可能作为新政的突破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