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人心易变(2/2)
陈奕哈哈大笑,“这就不消你担心了。”他回过味来,笑容僵在了脸上。
“你,你这是在算计我啊!”陈奕倒吸了一口冷气,指着诸葛轻歌说道,他还以为是自己占了便宜,但是诸葛轻歌分明是收取了丰厚的报酬!
偏偏,陈奕还无法拒绝,无法毁约。
因为这件事情最后是要报到秦慎跟前去的!根本就毁约不得!
陈奕愣了一下后,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摇头叹气:“你若为男儿身,必定能在大齐建立一番宏图伟业。”
诸葛轻歌勾唇笑道,“哪怕我不是男儿身,我也同样可以。”可以什么,诸葛轻歌没有说。
但是陈奕想想现下里京城内外最火爆的商铺都隶属于诸葛轻歌,便也认可的颔首:“你说的不错,轻歌之才,远在我之上。”
而利用诸葛轻歌之才,让秦睿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光是想一想,都叫陈奕兴奋得身上的每根汗毛都战栗起来。
送走陈奕,诸葛轻歌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她冷冷的望着陈奕离开的方向,轻哼一声:“果真是无利不起早。”这一点,秦睿曾经与她说过,陈家人历代都是那种无利不起早的人,陈明范是,陈奕也是。
雪箐问:“杨嫂子那边,要如何处置?”
如何处置?这个问题诸葛轻歌还真没想好。她沉吟片刻,缓声道:“你去提点提点,若是她还自作主张,那我这小庙也容不下她了。”
诸葛轻歌知道人是会变的,但是没想到杨嫂子变得如此之快,变化如此之大。她明面上表现得还过得去,但是私底下做的事情,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
“云子是个好孩子,怎么摊上了这样的娘亲?”雪箐轻叹一声,诸葛轻歌回去休息,她就去杨家人住的地方走了一趟。
正好撞见杨老汉搬着小板凳坐在外面,云子在他旁边扑着蝴蝶玩,雪箐看着,不由得被这生活的烟火气柔软了内心。
“雪箐姑娘,你怎么特地过来了?”杨老汉看到她,拘束的站了起来。
云子站定,看向雪箐笑得眉眼弯弯,“雪箐姐姐~”
雪箐摸了摸身上,有点后悔过来之前没有带点吃的,不然现在还能哄哄云子。她应了云子一声,对杨老汉说道:“我是来找杨嫂子的,她人在哪儿?”
“她在后厨烧饭呢!”杨老汉内心有了不好的预感,“雪箐姑娘,我婆娘是不是做错了什么事情?”
杨嫂子这次做的事情的确不地道,雪箐看了云子一眼,压低声音道:“是做了糊涂事。”既然杨嫂子不在,她也不在这儿逗留,转而去了后厨。
后厨里,杨嫂子正指挥着几个新来的丫鬟烧饭,自己坐在长凳上磕着瓜子看着烧的高汤,不时用大嗓门提醒丫鬟,“诶,烧过头了,快点起锅!”
雪箐站在门口,远望炊烟中的杨嫂子:“嫂子,你出来一下。”
厨房里不是说事的地方。
杨嫂子还以为是谁呢,定睛一看原来是雪箐,她吓得直接从长凳上站起来,原本兜在前头的瓜子掉了一地,杨嫂子擦擦手,这才走了出去。
出去之前,也没忘记嘱咐丫鬟们:“手里头的活计都给我仔细着点!”
出去后,杨嫂子讨好的笑了笑,“雪箐姑娘,你怎么突然过来了?找我可是夫人有事情要吩咐?你看叫人这事有丫鬟做不就好了,你还亲自过来,累着了吧?”
她的嘘寒问暖,雪箐并不稀罕。
雪箐睨着杨嫂子道:“这件事情,非我来不可了。”
“杨嫂子,是不是你叫人把陈公子请了进去?”雪箐严肃的看着杨嫂子,问道。
杨嫂子目光闪烁:“我可没有!这其中是不是有误会?”
“我们已经调查清楚了,你再装无辜也没有用。”都到了这个时候,杨嫂子还是执迷不悟,雪箐对这个人是彻底死心了,她想扭头走人,但是想想诸葛轻歌的嘱咐,还是强忍着怒气告诫杨嫂子:“嫂子,不是我说您,您现在的日子已经过得够好了,往后里安生点干活,我家主子是不会亏待你的,可要是你心思多,府邸里就容不下你了!你好好想想吧!”
说完,雪箐扭头就走。
杨嫂子在她走后,往地上啐了一口:“我呸,要不是我伺候夫人的时间短,哪里还能让你一个小丫鬟骑到我头上?”
不知道什么时候后厨里跑出来一个齐刘海丫鬟,她躲在暗处里听了两人聊天的所有内容,此时跑了出来,和杨嫂子一起吐槽雪箐:“这个雪箐,也太仗势欺人了!”
“呵,我可不怕,夫人对云子看重有加,我的地位稳固着呢。”杨嫂子似乎和这个留着齐刘海的丫鬟很熟悉,说话推心置腹的,什么心里话都跟她说。
齐刘海丫鬟笑道:“外面风大,我们进去说话,来,我扶着您。”说完,像搀扶贵夫人一样搀扶着杨嫂子。
杨嫂子笑得更加开心了,她嘟囔抱怨道:“要不是你,我还傻愣着,春心啊,你放心,我不会亏待你的,我把你当亲生女儿看待咧!”
“嫂子您这话说得不对,您的年纪你的模样看上去都像是我的姐姐,姐姐辈的人,怎么能把我当女儿看?”齐刘海丫鬟说话讨巧得很,让杨嫂子心中的郁结散去。
两人有说有笑的回了后厨。
雪箐走后觉得自己和杨嫂子说的话可能有些重了,便转道去找杨老汉,让杨老汉也好好开导开导杨嫂子:“现在日子好不容易过得好了,可不要损了这得来不易的好日子。”
杨老汉点头如捣蒜,“我晓得,我一定好好说说她!”
之后,雪箐才算稍稍安心。
接下来的几日,府邸里倒是风平浪静的,杨嫂子也没有再搞出什么幺蛾子来,做事也利索上心,看着是想通了。不过这外头,倒是风起云涌,几方混战,发生了好几件大事。
这第一件大事,就是陈奕因着建学堂的好名声当上了户部尚书。
至于第二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