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5章 年9月9日(2/2)
秀兰手术很成功,医生说只要好好休养,恢复得会很好。老周高兴坏了,买了一大堆秀兰以前喜欢吃的东西——街角张记的糖糕、巷尾李婶的酱菜、还有她念叨了很久却一直没舍得买的葡萄。他把糖糕递到秀兰手里:“你以前总说想吃,我总说不健康,现在给你买了,快尝尝。”秀兰接过糖糕,却没吃,放在了床头柜上。“我不想吃,有点腻。”她说。老周愣了一下,以前秀兰最喜欢吃张记的糖糕了,每次路过都要买两个,一边走一边吃,吃得满脸都是糖霜,像个孩子。可现在,她却不想吃了。
出院那天,老周特意穿了件新衣服——是秀兰去年给他做的那件蓝布褂子,洗得干干净净的。他想牵着秀兰的手回家,可秀兰却把手抽了回去,说:“我自己能走。”老周的手僵在半空中,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闷闷的。回到家,家里还是老样子——墙上挂着孩子们的照片,货架上摆着整齐的货物,厨房里的咸菜坛子还放在原来的地方,只是少了点烟火气。老周想给秀兰熬小米粥,却发现自己不知道该放多少米、多少水,只好打电话问王婶。王婶在电话里叹着气说:“老周啊,早知道今天,当初何必呢?秀兰为你付出了那么多,你早该多关心关心她了。”老周挂了电话,看着厨房里空荡荡的灶台,突然觉得很可笑——他守着这个家二十年,却连一碗小米粥都不会熬。
接下来的日子,老周每天都按照医生的嘱咐给秀兰做营养餐,陪她散步,给她讲店里的趣事。他还买了一条金项链——是秀兰结婚二十周年的时候想要的,那时候他说“浪费钱”,没给她买。现在他把项链戴在她脖子上,说:“秀兰,对不起,以前是我不好,以后我一定好好待你。”秀兰摸了摸项链,说:“挺好看的,就是有点沉。”说完,就把项链摘了下来,放在了抽屉里,再也没戴过。
老周还想弥补他们错过的结婚纪念日。他订了一家西餐厅——是秀兰以前在电视上看到的,说想去试试。他穿着西装,打着领带,把秀兰带到餐厅里。餐厅里灯光昏暗,音乐舒缓,还有人在弹钢琴。老周拿起菜单,问秀兰:“你想吃点什么?随便点。”秀兰看了看菜单,说:“太贵了,我们还是回家吃吧。”老周说:“不贵,今天我请客,你想吃什么就点什么。”秀兰摇了摇头:“我吃不惯这些,还是觉得家里的小米粥好喝。”老周放下菜单,心里像被针扎了一下。他以为的弥补,在秀兰眼里,不过是多余的。
有一天晚上,老周睡不着,坐在客厅里抽烟。秀兰走出来,说:“别抽了,对身体不好。”老周赶紧把烟掐了,说:“好,不抽了。”秀兰坐在他旁边,沉默了很久,说:“老周,我们分开过吧。”老周愣住了,以为自己听错了:“你说什么?分开过?为什么?我不是已经改了吗?我不是在好好待你吗?”秀兰看着他,眼神很平静:“我知道你改了,也知道你想好好待我。可是老周,有些东西错过了,就再也回不来了。以前我需要你的关心的时候,你不在;我需要你的陪伴的时候,你不在;我疼得睡不着的时候,你也不在。现在我不需要了,你再给我,也没用了。”
老周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了下来:“秀兰,我知道错了,我真的知道错了。你再给我一次机会,好不好?我以后一定把你放在心上,什么都听你的。”秀兰摇了摇头:“不是我不给你机会,是我的心已经冷了。就像那碗小米粥,凉了再热,也不是原来的味道了。”老周说不出话来,只能看着秀兰走进卧室,关上了门。那扇门,像一道鸿沟,把他们隔在了两个世界。
后来,秀兰搬到了小儿子家去住。老周每天还是开着五金店,只是店里变得乱糟糟的——货架上的货物没人整理,账本没人记,灶台冷冰冰的,再也没有小米粥的香味了。他每天都会去街角的张记买两个糖糕,放在秀兰以前常坐的那个小马扎上,可糖糕很快就凉了,像他的心一样。他还会每天熬一碗小米粥,加几颗红枣,自己喝一口,却觉得寡淡无味,没有秀兰熬的香。
有一次,王婶来买东西,看到老周一个人坐在店里发呆,叹了口气说:“老周,你现在这样,又何必呢?当初秀兰在的时候,你不珍惜,现在她走了,你再后悔也没用了。”老周笑了笑,笑得很勉强:“是啊,没用了。你说我是不是很可笑?以前有那么多机会珍惜她,我却不知道,现在想珍惜了,她却不在了。这迟到的珍惜,连我自己都觉得可笑。”
那天晚上,老周坐在院子里,看着巷口的老槐树。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斑斑驳驳的。他想起二十年前,他骑着二八自行车,带着秀兰路过这棵槐树,秀兰坐在后座上,抱着他的腰,说:“老周,我们以后就在这儿安家好不好?”他说:“好,以后我一定让你过上好日子。”那时候的月光,和现在一样亮,那时候的承诺,却早就被他抛到了九霄云外。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胃药——自从秀兰走后,他的胃疼也犯得越来越频繁了。他终于明白,秀兰以前的疼,不是矫情,是真的疼;他终于明白,那些他以为的“小事”,其实都是最珍贵的幸福;他终于明白,珍惜不是等失去了才去做,而是在拥有的时候就懂得呵护。可现在,说什么都晚了。
他抬头看着月亮,笑了起来,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是啊,迟到的珍惜,真的太让人发笑了。笑自己的愚蠢,笑自己的后知后觉,笑那些再也回不来的日子。只是这笑声里,全是说不出的心酸和后悔。巷口的老槐树静静地立着,像一个沉默的旁观者,见证着这二十年的烟火,也见证着这份迟到得可笑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