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大贤杜弘基(2/2)
义父竟为了一个军师,要和自己决裂。
沉默良久,罗川呼出一口浊气,把长戟扔在了地上。
“罢了,义父,孩儿愿把军权交予你。”
说出这句话后,罗川心中释然不少。
终究是自己错付了,这安智雄根本不顾及他的感受。为了区区八万兵马,竟如此作态。
他不由得想起,在苍狼郡,任永昌豪气澎湃,意气风发地向自己所做出的承诺。
跟着本世子,本世子让将军统领千军万马。
先复夏国,再战八国!
罢了,罢了。
他也不争了,这八万兵马,给了便是。
也算报答了安智雄对他的重任之恩。
他落魄之时,是安智雄发觉了他,并委以重任,万般感激下,他就认了义父。
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果真是可笑。
一旁的将领顿时心急如焚,川将军不能让权啊。
安智雄和李文仲的能力他和其余将领们可是清清楚楚。
大军到了他们手中,那岂不是完了。
川将军这才刚把军队弄得有些起色啊,又要被霍霍了。
他心中万分焦虑,但此刻不是他开口的时机,他已做出决定。
待他出去后,定要和其余将领好好商量一番,帮助川将军重新夺权。
至于军师所说的川将军投效玖陇,他们可不管这些,在这乱世能活下去就行了。
甚至倘若川将军真的是玖陇世子任永昌的人,那岂不是更好。
在玖陇当兵可比在楚世辩手下强多,现今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福州,玖陇势不可当。
任永昌并不知,自己小小的离间计,竟被一狗头军师推波助澜发展到了如此地步。
在玖陇进攻皇都时竟发挥出了奇效。
这场兵权之争,最终以罗川的退让,落下了帷幕。
此日,安智雄觐见楚世辩,诉说义子罗川近日不断向自己哭诉军队难以治理,希望义父帮忙,重整大旗。
楚世辩派心腹询问了罗川后,发现安智雄并未说谎,便令安智雄重掌大军,罗川作为副帅,一旁协调。
罗川与安智雄的关系经此一事后,不断恶化,最终父子二人彻底决裂。
在李文仲的暗中操纵下,罗川背负上了背信弃义的恶名。
时间来到了正月二十五。
正月将过,长京城仍旧一番新年气象。
城主府,任永昌派遣任文显,带了重礼,前去济城,去请大贤杜弘基出山,助玖陇大业。
杜善,字弘基,夏国数一数二的大儒,其六岁便能出口成章,人称‘神童’,十五岁便将史书古籍背诵如流。
在其二十岁的时候,他便已名扬四海,而今五十有余,夏国众多的知名大儒都曾是他的门生。
任永昌对杜弘基志在必得。
次日,任文显面色不悦,从济城返回长京。